专家共识

  • 急性呼吸困难床旁肺超声诊断规范专家建议

    薛红元;赵浩天;

    急性呼吸困难是多临床科室共同的难题,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肺超声技术以其床旁便捷性、无创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逐渐成为急危重症患者诊疗必备的床旁影像学工具之一。近年来,超声科医师广泛开展床旁检查项目。以超声图像为“视觉窗口”,并与急危重症血流动力学、心肺病理生理学等临床理论相融合的学科交叉,有望成为未来床旁呼吸困难诊治的方向之一。在梳理既往研究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此专家建议,旨在为床旁肺超声应用提供思路。

    2024年03期 v.23 257-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作者·编者·读者

  • 《疑难病杂志》对形态学图片的质量和制作要求

    <正>作者提供的形态学图片既应用于论文的出版,也应用于论文的评审和编辑,除图片要足够的大小外,图像要能真实反映形态的原貌和特征。图片要清晰,对比度好,色彩正常。基本要求如下:1.图片必须是原始图像或由原始图像加工成的照片,图像要能显示出形态特征,必要时需加提示或特指符号(如箭头等)。2.数码照片的图像分辨率调整为300 dpi或以上,总像素至少要在150万~200万像素或以上,图像文件用tif格式。3.图像要有简明扼要、规范的形态描述,但不能简单到只写“电子显微镜形态改变”之类。

    2024年03期 v.23 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解读”专栏征稿

    <正>近年来,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相应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也层出不穷,对该类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深度权威解读,可为国内同行提供相关参考证据,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学习、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规范临床诊疗活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疑难病杂志》近年组织策划了“中国专家共识”“指南解读”等栏目,邀请相关专家组织了一系列专栏文章,收到良好的效果,文章获得较高的下载率和引用率。2024年我刊继续面向广大专家学者进行征稿,对最新修订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进行解读,其内容包括:指南形成背景、指南重点内容解读、指南主要亮点等,字数4 000~6 000字。稿件一经专家审定,

    2024年03期 v.23 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正>近期发现网上有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我刊为此郑重声明如下:(1)疑难病杂志社地址设在石家庄,我社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和个人开展组稿、征稿活动,任何打着我刊名义进行收稿活动的个人或机构均属非法。(2)根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一种期刊只能在其出版地设立一个编辑部,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义,在网上进行征稿及组稿的活动,均属非法行为。(3)作者来稿,请直接通过本刊投稿网址进行投稿,禁止发给个人,收稿后本刊将尽快给予处理,谨防上当受骗。

    2024年03期 v.23 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撰写医学论文主体部分的要求

    <正>1前言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仅需提供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参考文献,切忌写成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一般以200~300个汉字为宜,占全文字数的5%左右。2方法 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分组方法)。实验研究的论文常写成“材料与方法”,临床研究论文常写成“资料与方法”。临床试验研究还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024年03期 v.23 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心血管疾病专题

  • 血清FGF21联合NT-proBNP预测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杨桂旧;陈红蕾;邹立娇;钟艳珠;陈跃武;

    目的 观察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以及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ISR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接受二代DE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冠心病(CAD)患者175例,并在PCI术前采集外周血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FGF21水平。在PCI后9~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2例和非ISR组143例。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AM)探讨FGF-21与ISR风险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AD患者DES植入术后2年ISR风险的临床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ISR组血清FGF21水平高于非ISR组(Z=7.08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架总长度≥38 mm、NT-proBNP和FGF21升高是CAD患者DES植入术后2年ISR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OR(95%CI)=1.072(1.040~1.106)、1.004(1.002~1.007)、1.038(1.021~1.056)]。血清FGF21水平和DES植入术后2年ISR发生率的拟合曲线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508,P<0.001)。血清FGF21预测DES植入术后2年ISR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NT-proBNP的AUC为0.739,且FGF21联合NT-proBNP预测的AUC为0.966(P<0.001)。结论 血清FGF21是接受二代DES PCI治疗的CAD患者2年ISR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FGF21和NT-proBNP对ISR的预测潜力具有更高价值。

    2024年03期 v.23 26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宋云萍;周庆娜;吴丹;李彬;于翔;

    目的 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流星样蛋白(Metrnl)、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HFmrEF患者132例作为HFmrEF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水平,并检查2组超声心动图。Pearson相关性分析HFmrEF患者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HFmrEF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HFmrE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Metrnl、syndecan-1预测HFmrEF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HFmrEF组血清Irisin、Metrnl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速度(e')低于健康对照组(t/P=26.188/<0.001、7.671/<0.001、21.702/<0.001、20.261/<0.001),syndecan-1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和舒张末期间隔壁厚度(IVSD)高于健康对照组(t/P=28.682/<0.001、10.067/<0.001、11.061/<0.001、17.371/<0.001、18.950/<0.001)。HFmrEF患者血清Irisin、Metrnl水平与LVEF、E/e'呈正相关,与LVEDD、LVESD,LVPWD、IVSD呈负相关(Irisin:r/P=0.326/<0.001、0.391/<0.001、-0.301/0.003、-0.226/0.021、-0.358/<0.001、-0.423/<0.001,Metrnl:r/P=0.402/<0.001、0.374/<0.001、-0.277/0.007、-0.293/0.005、-0.315/<0.001、-0.338/<0.001);而syndecan-1水平与LVEF、E/e'呈负相关,与LVEDD、LVESD,LVPWD、IVSD呈正相关(r/P=-0.427/<0.001、-0.385/<0.001、0.337/<0.001、0.275/0.008、0.308/0.002、0.265/0.01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高水平NT-proBNP、高水平syndecan-1是HFmr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R(95%CI)=1.165(1.075~5.162),2.353(1.228~4.512), 1.551(1.129~2.131)],高水平Irisin、高水平Metrnl是保护因素[HR(95%CI)=0.505(0.312~0.819),0.583(0.374~0.911)]。Irisin、Metrnl、syndecan-1预测HFmrE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99、0.782,联合预测AUC为0.873,高于单独指标预测(Z=3.025、2.532、2.834,P<0.001、0.012、0.006)。结论 HFmrEF患者血清Irisin、Metrnl水平降低,syndecan-1水平增高,且与心功能减退以及预后不良有关。三者联合预测HFmrEF患者预后风险的价值较高。

    2024年03期 v.23 27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管内超声测定定量血流分数对临界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策略的价值

    李军;马晓海;邱威;

    目的 结合血管内超声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在评估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介入手术策略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靶血管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患者110例,基于IVUS结果定量测定靶血管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等参数。利用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数据,对接受治疗的靶病变血管计算定量血流分数(QFR)。以IVUS结果为依据,评价QFR对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及对行介入手术策略的价值。结果 筛选临界病变并行IVUS检查110例,其中IVUS图像伪影严重13例,血管严重迂曲18例,造影显示全程病变或图像质量不佳24例,最终共计入组患者55例、靶血管55支。以IVUS管腔面积≤3 mm~2或IVUS管腔面积≤4 mm~2并且IVUS斑块负荷≥70%,作为血管显著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QFR值为0.75±0.12,MLA为(3.32±0.74)mm~2,PB为(70±9)%。QFR值≤0.800时与IVUS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缺血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56,P<0.01,95%CI 0.452~0.860)。QFR的敏感度为0.853,特异度为0.810,阳性预测值为87.9%,阴性预测值为77.3%;MLA和QFR值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r=0.566,P<0.01)。PB和QFR值之间存在轻度负相关关系(r=-0.371,P<0.01)。结论 QFR对冠脉临界病变狭窄治疗决策的指导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

    2024年03期 v.23 278-281+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钱王燕;虞鸣娟;陈访;李妍妍;张赛;葛小宁;陈润祥;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血清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收治COPD患者172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PHD分为合并PHD组82例和COPD组90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PHD患者分为轻度亚组(30~50 mmHg, 21例)、中度亚组(51~70 mmHg, 37例)和重度亚组(≥71 mmHg, 24例),再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PHD患者分为Ⅰ~Ⅱ级亚组(44例)、Ⅲ~Ⅳ级亚组(38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COS、ICOSL水平,分析ICOS、ICOSL与PASP、NYHA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OS、ICOSL诊断COPD合并PHD的价值。结果 合并PHD组血清ICOS、ICOSL水平高于COPD组(t=14.526、34.508,P均<0.001)。重度亚组血清ICOS、ICOSL及PASP水平高于中度亚组和轻度亚组(F/P=125.351/<0.001、163.591/<0.001、84.292/<0.001),Ⅲ~Ⅳ级亚组血清ICOS、ICOSL水平均高于Ⅰ~Ⅱ级亚组(t/P=11.658/<0.001、27.345/<0.001)。PHD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与PASP、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r=0.439、0.416、0.501、0.497,P均<0.001)。血清ICOS、ICOSL及二者诊断COPD患者合并PH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723、0.926,二者联合高于单独ICOS、ICOSL诊断(Z=4.021、5.194,P均<0.001)。结论 COPD合并PHD患者血清ICOS、ICOSL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功能降低有关,联合检测ICOS、ICOSL可有效评估COPD患者PHD风险。

    2024年03期 v.23 28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CD14-ST、ACTA表达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夏晶颖;吴兵书;卫雪曼;王卓;张倩;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肺部感染(PI)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激活素A(ACTA)的表达以及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治疗老年CHF合并PI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PI组),根据PI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亚组(n=41)、中度亚组(n=32)、重度亚组(n=25);再根据患者出院28 d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亚组(n=66)和死亡亚组(n=32);另选取同期与PI组临床基本资料一致的未合并PI的老年CHF患者98例作为对照(非PI组)。比较各组血清sCD14-ST、ACTA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合并P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sCD14-ST、ACTA水平对老年CHF合并P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PI组比较,PI组血清sCD14-ST、ACTA水平升高(t/P=34.065/<0.001、38.096/<0.001)。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老年CHF合并PI患者血清sCD14-ST、ACTA水平依次升高(F/P=130.716/<0.001、152.476/<0.001)。死亡亚组患者心功能Ⅳ级比例、sCD14-ST、ACTA水平高于生存亚组[χ~2(t)/P=13.399/0.001、7.867/<0.001、7.297/<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高、sCD14-ST高、ACTA高是老年CHF合并P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2.723(1.355~5.471)、3.154(1.626~6.117)、3.425(1.678~6.990)]。血清sCD14-ST、ACTA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CHF合并PI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98、0.893、0.96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281/0.023、2.882/0.004)。结论 老年CHF合并PI患者血清sCD14-ST、ACTA水平显著升高,随着病情严重程度依次显著升高,在死亡亚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存亚组,二者联合对老年CHF合并PI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4年03期 v.23 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清白介素-12p70、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

    王尚宏;郑丽琴;王耀勇;赵建玲;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12p70(IL-12p70)、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及其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COPD患者150例,其中并发CHD患者58例纳入COPD-CHD组,未并发CHD患者92例纳入COPD组。检测血清IL-12p70、SAA水平;比较不同血清IL-12p70、SAA水平COPD患者并发CHD发生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L-12p70、SAA与COPD患者并发CHD的独立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IL-12p70、SAA预测COPD患者并发CHD的价值。结果 COPD-CHD组吸烟史比例、糖尿病比例、纤维蛋白原及血清IL-12p70、SAA水平高于COPD组[χ~2(t)/P=4.696/0.030、4.801/0.029、2.629/0.010、6.111/<0.001、5.744/<0.001];随着血清IL-12p70、SAA水平升高,COPD患者并发CHD发生率呈升高趋势(χ~2/P=27.864/<0.001、31.346/<0.001);血清IL-12p70、SAA升高均是COPD患者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350(2.002~5.607),3.658(2.268~5.899)];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2p70、SAA联合预测COPD患者并发CHD的AUC为0.835,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180/0.029,2.244/0.02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12p70、SAA水平升高,尤其是并发CHD时升高更显著,二者均为COPD患者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检测两指标水平判断COPD患者并发CHD风险。

    2024年03期 v.23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临床

  • 疏血通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史帝;王暖;周昊;赵超;燕雨晴;耿子旸;张锦;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43例,替罗非班)、联药组(43例,疏血通+替罗非班),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并加用相应药物,测量和比较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外周阻力)、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炎性因子[白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情况,统计用药期间恶心、牙龈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药组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单药组,外周血管阻力低于单药组(t/P=4.991/<0.001、2.898/0.005);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单药组,MDA水平低于单药组(t/P=5.711/<0.001、14.305/<0.001、7.927/<0.001);血清IL-4、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单药组(t/P=8.886/<0.001、9.312/<0.001、6.984/<0.001);血清vWF、ET-1、ICAM-1水平显著低于单药组(t/P=8.314/<0.001、9.824/<0.001、11.054/<0.00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单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单药组(t/P=9.188/<0.001、10.946/<0.001);2组牙龈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疏血通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恢复其脑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并改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且联合治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03期 v.23 297-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血清miR-27a、FOXO3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金娴;邵振华;何梅;姜俊;王志安;任蕾;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27a、叉头框蛋白O3(FOXO3)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108例(ARDS组)和老年重症肺炎未并发ARDS患者72例(非ARDS组),ARDS组患者再根据氧合指数分为轻度亚组26例、中度亚组34例、重度亚组48例,并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亚组33例、存活亚组7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miR-27a、FOXO3水平,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27a与FOXO3的结合位点。通过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7a与FOXO3 mRNA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7a、FOXO3 mRNA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非ARDS组、ARDS组血清miR-27a水平依次降低,FOXO3 mRNA水平依次升高(F/P=77.352/<0.001、62.956/<0.001);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miR-27a水平依次降低,FOXO3 mRNA水平依次升高(F/P=83.597/<0.001、111.833/<0.001);miR-27a与FOXO3的3'-非翻译区3257~3264处存在结合位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血清miR-27a与FOXO3 mRNA水平呈负相关(r/P=-0.736/<0.001),氧合指数与血清miR-27a水平呈正相关,与FOXO3 mRNA水平呈负相关(r/P=0.751/<0.001、-0.785/<0.001)。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28 d死亡率为30.56%(33/108)。年龄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FOXO3 mRNA升高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99(1.033~1.393)、1.547(1.009~2.373)、1.108(1.040~1.180)],氧合指数升高、miR-27a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973(0.958~0.989)、0.903(0.844~0.965)];血清miR-27a、FOXO3 mRNA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86、0.879,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miR-27a、FOXO3 mRNA水平单独预测(Z/P=2.550/0.011、2.963/0.003)。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血清miR-27a水平降低,FOXO3 mRNA水平升高,与疾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价值较高。

    2024年03期 v.23 302-307+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段小凯;孙永香;余勇;于晓丹;樊实真;柴卫芳;

    目的 探讨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诊治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纳入对照组(n=40),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胸腺肽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n=40)。治疗10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呼吸困难情况(MRC评分)、症状情况(CAT评分)、生活质量(SGRQ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治疗后观察组PaO_2、SaO_2、IL-10高于对照组,PaCO_2、TNF-α、CRP、IL-18低于对照组(t=4.169、4.173、8.624、6.572、7.294、10.320、6.024,P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P=2.715/0.008、5.440/<0.001、12.501/<0.001)。结论 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伴有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效果良好,可调节免疫炎性反应过程,恢复血气指标,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2024年03期 v.23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王萌;王丽;邵妍;王婷婷;

    目的 筛选导致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危险因素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98例,根据患者治疗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76)和预后不良组(n=22)。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症状与体征、炎性相关指标及治疗相关特征的差异;分析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症状与体征、炎性相关指标及治疗相关特征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BMI、PG-SGA分级及糖尿病患病率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P=2.486/0.015、8.164/0.017、4.382/0.036];预后不良组患者发生肠鸣音消失比例、腹痛进行性加重比例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4.025/0.045、4.248/0.039);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CRP、PCT、IL-6、NLR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t/P=2.653/0.009、2.478/0.015、2.391/0.019、2.636/0.010);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长、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及平均住院时间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P=2.373/0.020、5.002/0.025、2.366/0.020];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PG-SGA分级、糖尿病患病、血清CRP、PCT、IL-6、NLR水平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性(r/P=0.202/0.040、0.211/0.037、0.213/0.036、0.229/0.023、0.211/0.037、0.207/0.039),平均BMI水平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性(r/P=-0.242/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BMI升高为预后不良保护因素[OR(95%CI)=0.377(0.196~0.724)],PG-SGA分级、血清PCT、IL-6及NLR水平增高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9.893(5.087~16.043)、2.835(1.742~10.840)、1.415(1.044~1.919)、2.990(1.905~9.884)];BMI、PCT、IL-6及NLR水平预测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668、0.659、0.646、0.630,四者各自单独预测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21,P=0.357)。结论 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BMI及血清PCT、IL-6、NLR水平变化对于预测不良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提示营养状况及炎性反应水平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相关,应在临床中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变化以评估患者预后。

    2024年03期 v.23 313-317+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邸亮;阿卜力皮孜·阿卜力克木;郭庆良;赵晓飞;丁兢;

    目的 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及肝癌高表达基因10(PEG10)],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水平变化,计算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vs. 84.44%,χ~2=0.932,P=0.334);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1.993/0.049、3.505/0.001、2.520/0.014),血清AFP、CA199及PEG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2.410/0.018、3.076/0.003、3.552/0.001),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P=5.621/<0.001、3.438/0.001、3.281/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vs. 13.33%,χ~2=0.338,P=0.561)。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2024年03期 v.23 31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NLR、Cys-C、MCP-1的影响

    胡杨;李利萍;颜建军;张楠;程木子;张丽莎;张文静;程玲;

    目的 探究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胱抑素C(Cys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收治的早期T2DN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排秩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予以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利拉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血糖指标、双肾主动脉(MRA)和叶间动脉(IRA)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NLR、Cys-C、MCP-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NLR、CysC、MCP-1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7.27%(χ~2/P=9.290/0.002)。治疗12周后,2组HbA_(1c)、FPG、2 h 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4.222/<0.001、6.064/<0.001、6.648/<0.001);2组IRA、MRA的Vdmin、Vsmax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P=3.733/<0.001、6.800/<0.001,2.598/0.011、2.043/0.043);2组IRA、MRA的PI、RI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P=4.194/<0.001、3.933/<0.001,3.265/0.001、6.171/<0.001);2组UAER、NLR、Cys-C、MC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P=14.534/<0.001、2.609/0.010、9.795/<0.001、6.618/<0.001);Pearson分析,NLR、Cys-C、MCP-1与UAER均呈正相关(r=0.513、0.764、0.685,P均<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0.910/0.340)。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早期T2DN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调节NLR、Cys-C、MCP-1水平,保护肾功能。

    2024年03期 v.23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分析

    张丽;王晨菲;陆春晖;宇文彬雅;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二甲双胍降血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肝功能、肝脏硬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脂联素(APN)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P=3.411/<0.001, 2.926/0.005, 3.578/<0.001, 2.672/0.01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t/P=2.873/0.008,2.435/0.013,4.878/<0.001,3.997/<0.001,2.265/0.025,1.997/0.038);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t/P=5.737/<0.001,4.971/<0.001,3.258/<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降低,SOD及APN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2.453/0.021,3.842/<0.001,3.927/<0.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秘、体质量增加、贫血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肝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损伤,提高APN水平。

    2024年03期 v.23 328-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血清VNN1及CCN2检测对2~4期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周洪文;刘健君;刘冬菊;刘小霞;汤跃武;

    目的 分析2~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血管非炎性因子(VNN1)、细胞交流网络因子2(CCN2)水平及对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平医院肾内科诊治2~4期CKD患者102例为CKD组,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亚组28例和非AKI亚组74例,以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VNN1、CCN2与肾疾病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4期CKD患者并发AKI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VNN1、CCN2及二者联合对2~4期CKD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VNN1、CCN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34.043,16.383,P均<0.001)。AKI亚组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VNN1、CCN2水平均高于非AKI亚组(t/P=4.842/<0.001,3.578/0.001,5.268/<0.001,3.876/<0.001,20.046/<0.001,10.791/<0.001)。2~4期CKD患者血清VNN1、CCN2与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VNN1:r/P=0.627/<0.001,0.624/<0.001,0.521/<0.001,0.705/<0.001;CCN2:r/P=0.646/<0.001,0.610/<0.001,0.536/<0.001,0.689/<0.001)。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血清VNN1、CCN2升高是影响2~4期CKD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602(1.268~2.022),1.652(1.263~2.161),1.594(1.252~2.028),1.579(1.196~2.086),1.568(1.131~2.176),1.673(1.124~2.385)]。血清VNN1、CCN2及二者联合预测2~4期CKD患者并发AKI的AUC为0.814、0.822、0.890,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一指标检测(Z=4.675、4.513,P均<0.001)。结论 2~4期CKD患者血清VNN1、CCN2升高,两者是影响2~4期CKD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对2~4期CKD并发AK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4年03期 v.23 334-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penKid、IGFBP7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赵亮;李沁鹏;江涛;陈韶青;李明;

    目的 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清脑啡肽原A 119-159(penKi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及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重度烧伤患者98例为烧伤组,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亚组(n=30)与非AKI亚组(n=68),以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伤后24 h内血清penKid、IGFBP7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烧伤患者AKI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penKid、IGFBP7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烧伤患者AKI发生的价值。结果 烧伤组血清penKid、IGFBP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36.873/<0.001、35.841/<0.001)。AKI亚组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血肌酐、penKid、IGFBP7均高于非AKI亚组(t/P=4.405/<0.001、14.070/<0.001、12.055/<0.001、8.939/<0.001、7.827/<0.001)。随着重度烧伤患者AKI分期升高,血清penKid、IGFBP7依次升高(F/P=11.922/<0.001、17.381/<0.001)。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肌酐、血清penKid、IGFBP7升高是影响重度烧伤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605(1.168~2.205)、1.765(1.233~2.526)、1.859(1.317~2.625)、1.602(1.268~2.022)、1.594(1.252~2.028)]。血清penKid、IGFBP7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烧伤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40、0.890,二者联合预测重度烧伤患者的AUC高于单项检测(Z=4.348、3.847,P均<0.001)。结论 重度烧伤患者血清penKid、IGFBP7水平升高是影响AK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重度烧伤患者AKI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4年03期 v.23 340-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FGL1、LncSChLAP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夏宁;周泽军;方申存;王尊乔;潘宴青;

    目的 分析血清纤维蛋白样因子1(FGL1)、长链非编码RNA SChLAP1(LncSChLAP1)评估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晚期NSCLC患者98例为NSCLC组,均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亚组74例和无效亚组24例,以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NSCLC患者血清FGL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SChLAP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FGL1、LncSChLAP1对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FGL1、LncSChLAP1对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血清FGL1、LncSChLAP1水平比较,NSCLC组高于健康对照组(t/P=57.365/<0.001、28.443/<0.001)。无效亚组TNM分期Ⅳ期比例、血清FGL1、LncSChLAP1水平高于有效亚组(χ~2/P=15.375/<0.001,t/P=35.077/<0.001、35.127/<0.001)。血清FGL1、LncSChLAP1高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327(1.104~1.596)、1.415(1.094~1.829)];血清FGL1、LncSChLAP1及两项联合的AUC分别为0.856、0.792、0.905,两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4.258/0.007、5.119/<0.001)。FGL1高、低表达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2.92%(11/48)、60.00%(30/50),LncSChLAP1高、低表达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7.66%(13/47)、54.90%(28/51),FGL1高表达组、LncSChLAP1高表达组晚期NSCLC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FGL1低表达组、LncSChLAP1低表达组(χ~2/P=14.180/<0.001、17.553/<0.001)。结论 晚期NSCLC患者血清FGL1、LncSChLAP1升高,是新的评估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2024年03期 v.23 346-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基础

  • 黄连素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和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杨宇琦;吴丽娜;孙克;邢伟园;侯越;张丽文;

    目的 探究黄连素(BBR)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实验。清洁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8只应用来曲唑灌胃制备PCOS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PCOS)组、阳性药达英-35(0.2 mg·kg~(-1)·d~(-1))组和BBR(100·kg~(-1)·d~(-1))组,每组6只,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 d。收集小鼠结肠内粪便,采用16S r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称小鼠体质量,观察小鼠阴道脱落细胞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结肠Claudin-1、Occludin表达;Western-blot检测卵巢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PCOS组肠道菌群多样性较正常对照组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OS组布劳特氏菌属、韦永氏球菌属、孪生球菌属和梭形杆菌属等有害菌属丰度增加;BBR治疗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状态得到改善,乳酸菌属等有益菌属丰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OS组小鼠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胰岛素敏感系数(ISI)水平降低(t/P=2.847/0.017,3.079/0.012,3.541/0.005),体质量和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升高(t/P=4.782/0.013,4.626/0.001,5.703/<0.001,2.578/0.028,4.156/0.002,3.255/0.009,7.439/<0.001),动情周期紊乱,光镜下卵巢结构符合PCOS病理特征,Claudin-1、Occludin、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下降(t/P=3.806/0.003,3.795/0.004,13.474/<0.001,17.285/<0.001)。与PCOS组比较,达英-35组E_2、FSH和ISI水平升高(t/P=2.389/0.038,3.354/0.007,3.198/0.010),体质量和T、LH、LH/FSH、FINS、HOMA-IR水平降低(t/P=3.133/0.011,3.416/0.007,4.596/0.001,2.327/0.042,2.908/0.016,6.096/<0.001),动情周期和卵巢结构得到改善,Claudin-1、Occludin、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升高(t/P=2.390/0.038,2.247/0.048,7.323/<0.001,7.564/<0.001);BBR组ISI水平升高(t/P=3.198/0.010),体质量和T、LH、LH/FSH、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t/P=3.668/0.004,4.602/0.001,6.101/<0.001,2.535/0.030,5.950/<0.001,2.914/0.015,7.630/<0.001),动情周期和卵巢结构得到改善,Claudin-1、Occludin、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升高(t/P=3.799/0.003,3.185/0.010,7.473/<0.001,8.187/<0.001)。结论 来曲唑诱导的PCOS小鼠存在菌群失调,BBR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分布可能有助于激活PI3K/AKT通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2024年03期 v.23 352-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GAS-STING通路调控NCOA4介导的铁自噬在HT2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赵蓝;李镇文;钟振通;詹丽英;高文蔚;

    目的 探讨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通路调控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介导的铁自噬在小鼠海马神经细胞(HT22)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将HT22细胞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r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cGAS抑制剂(RU.521)组(HR+RU组)、缺氧复氧+RU.521+NCOA4过表达组(HR+RU+NCOA4组)。HR组于无糖缺氧条件下培养6 h再复糖复氧培养24 h构建缺氧复氧模型,HR+RU组及HR+RU+NCOA4组提前给予3.0μmol/L的RU.521处理24 h后构建缺氧复氧模型,HR+RU+NCOA4组于缺氧复氧前5 d给予NCOA4慢病毒转染,对照组常规培养。免疫荧光检测各组ROS,ELISA检测CCK8、LDH、SOD、MDA及亚铁离子,Western blot检测cGAS、STING、NCOA4、LC3B和铁蛋白。结果 与Ctrl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CCK8、SOD降低,LDH、ROS、MDA、cGAS、STING、NCOA4、LC3B、铁蛋白、亚铁离子升高(P<0.05);与HR组比较,HR+RU组细胞活力CCK8、SOD、铁蛋白升高,LDH、ROS、MDA、cGAS、STING、NCOA4、LC3B、亚铁离子降低(P<0.05);与HR+RU组比较,HR+RU+NCOA4组细胞活力CCK8、SOD、铁蛋白降低(P<0.05),LDH、ROS、MDA、NCOA4、LC3B、亚铁离子升高(P<0.05),cGAS、STIN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复氧后HT22细胞cGAS-STING通路上调,NCOA4介导的铁自噬过度激活进而加重细胞损伤。

    2024年03期 v.23 360-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罕少见病例

综述

  • 基于玄府—肺络理论从微观视角探析间质性肺疾病的分期治疗

    董宏燕;高明;耿立梅;

    间质性肺疾病在中医属“肺痹”“肺痿”范畴,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诊治困难。玄府—肺络是相互补充的细微结构,是肺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玄府—肺络以“通”为要,发挥畅气机、渗灌津血、运转神机等功能。间质性肺疾病各发病阶段的气滞、痰凝、血阻的病机特点与玄府—肺络结构、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文章基于玄府—肺络理论,以“启玄通络”为治疗总则,妙用辛味、通补相宜、分期论治,对间质性肺疾病分期治疗作一综述,为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全新视角。

    2024年03期 v.23 367-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3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络病理论指导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病机探讨

    张少兰;马坤;常丽萍;魏聪;

    既往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消渴症),随着近年络病学科形成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两大分支方向研究,并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临床重大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不断深入,文章从气络学说核心理论“承制调平”出发,探讨“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物质能量代谢”异常与该病的关系;从脉络学说切入,探讨脉络末端的孙络与胰岛微血管之间关系及其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影响,据此提出2型糖尿病“运脾津,通脾络”的治疗原则,以期为中医原创理论指导2型糖尿病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2024年03期 v.23 37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LncRNA探讨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病机制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周吉;周伟秀;祝然然;王子晨;阴永辉;王海燕;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机制之一。文章对多种LncRNA通过介导炎性反应、氧化应激、自噬、纤维化、内质网应激、细胞增殖及凋亡、铁死亡等病理过程影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展进行综述,总结目前单味中药及中成药通过调控LncRNA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为糖尿病及并发症防治提供思路。

    2024年03期 v.23 375-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传统中药及植物的活性成分对糖尿病不育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韩友鑫;杨丹;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导致。糖尿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对心脏、血管、眼、肾脏和神经以及生殖系统均有影响。目前研究表明,传统中药与植物可改善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少炎性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刺激β细胞分泌等途径来保护靶器官免受高糖环境下的侵害。文章对传统中药和植物活性成分及对糖尿病不育症的影响进行综述,对我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日后的糖尿病膳食疗法提供新选择。

    2024年03期 v.23 380-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