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

  • 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解读

    胡蕊;郭洪霞;李刚;

    <正>心肌炎为一种心肌炎性疾病,因其病因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在诊断与治疗上面临诸多挑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广泛应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感染的全球大流行以及诊疗技术的持续进步,不断推动着心肌炎病因谱的演变和诊疗策略的革新。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以下简称“2024指南”)应运而生~([1]),其整合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证据,对心肌炎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权威的指导。

    2025年06期 v.24 641-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心血管疾病专题

  •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慧婷;屈丽娜;张泽武;李浩;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Met)联合厄贝沙坦(IB)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HF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片,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血压(BP)、心率、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性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3.21%(χ~2/P=6.087/0.014);治疗后,2组SBP、DBP及心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2.172/0.032、5.706/<0.001、4.641/<0.001);治疗12周后,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9.060/<0.001、10.173/<0.001、9.560/<0.001、4.337/<0.001、10.377/<0.001、7.036/<0.001、9.837/<0.001、9.841/<0.001);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P=9.187/<0.001、4.460/<0.001、5.376/0.040);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5.71%、32.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t联合IB治疗高血压合并HF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节患者BP及心率,增强心功能,并能保持血管稳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好。

    2025年06期 v.24 646-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系统性免疫炎性指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的关系

    刘川;马丽娜;曹若瑾;张仲迎;宋雨;李耘;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性指数(SI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LV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1例,根据是否出现LVH分为LVH组(n=35)和非LVH组(n=66)。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首次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特征;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II、AASI与LVH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AASI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预测价值。结果 LVH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非LVH组(t/P=5.633/<0.001、2.249/0.027、8.289/<0.001、11.492/<0.001);LVH组SII、 AASI高于非LVH组(t/P=13.824/<0.001、8.290/<0.001);SII、AASI分别与LVEDD、LVESD、LVM、LVMI呈正相关,AASI与LVEF呈负相关(SII:r/P=0.456/<0.001、0.287/0.019、0.563/<0.001、0.621/<0.001;AASI:r/P=0.523/<0.001、0.345/0.003、0.612/<0.001、0.689/<0.001、-0.211/0.0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DD高、LVM高、SII高、AASI高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25(1.215~1.670)、1.039(1.024~1.055)、1.136(1.068~1.208)、1.174(1.025~4.697)];SII、AASI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753、0.812,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的价值(Z/P=2.594/0.010、2.109/0.034)。结论 SII和AASI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使用时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2025年06期 v.24 651-65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冠心病患者血清cathepsin B、CBLL1水平变化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杨铠榕;安荣;李智;郭娅娅;茂建梅;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L原癌基因样1(CBLL1)水平变化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2个月,失访3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冠心病患者分为MACE组46例和非MACE组14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athepsin B水平,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CBLL1相对表达量;Pearson分析血清cathepsin B、CBLL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thepsin B、CBLL1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血清cathepsin B、CBLL1水平高于非MACE组(t/P=19.522/<0.001、22.809/<0.001);冠心病患者血清cathepsin B、CBLL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率、Gensini评分、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均呈正相关(cathepsin B:r/P=0.462/<0.001、0.391/<0.001、0.501/<0.001、0.341/0.001、0.329/0.003;CBLL1:r/P=0.377/<0.001、0.320/0.008、0.419/<0.001、0.322/0.006、0.306/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cathepsin B高、CBLL1高是冠心病患者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125(1.133~3.987)、1.997(1.121~3.562)、1.685(1.126~2.524)];血清cathepsin B、CBLL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764、0.790、0.887,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P=2.591/<0.001、2.170/0.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cathepsin B、CBLL1水平增高与随访期间发生MACE有关,二者联合可有效预测MACE风险。

    2025年06期 v.24 656-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血清circRNA ROBO2、circRNA SLC8A1、circRNA CDR1as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邵丹;李岩;张婷;向海燕;封冲;

    目的 分析血清环状RNA(circRNA)轴突导向受体蛋白2(ROBO2)、circRNA溶质载体家族8成员A1(SLC8A1)、circ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DR1as)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手术的AMI患者140例作为AMI组,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AMI患者PCI术后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亚组(n=42)和非MACE亚组(n=98)。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circRNA ROBO2、circRNA SLC8A1、circRNA CDR1as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血清circRNA ROBO2、circRNA SLC8A1、circRNA CDR1as对AMI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组血清circRNA ROBO2、circRNA SLC8A1、circRNA CDR1as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9.192/<0.001、10.903/<0.001、11.152/<0.001),MACE亚组血清circRNA ROBO2、circRNA SLC8A1、circRNA CDR1as水平均高于非MACE亚组(t/P=5.655/<0.001、7.935/<0.001、5.797/<0.001);MACE亚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中无复流情况与非MACE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14.799/<0.001,8.057/<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术中无复流及血清circRNA ROBO2高、circRNA SLC8A1高、circRNA CDR1as高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95%CI)=4.639(1.970~10.925)、4.722(1.917~11.633)、5.337(1.949~14.616)、5.082(1.798~14.361)、4.734(1.925~11.640)]; circRNA ROBO2、circRNA SLC8A1、circRNA CDR1as及三者联合预测术后MACE的AUC分别为0.754、0.749、0.752、0.870,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显著大于三者单独预测(Z/P=2.660/0.008、2.321/0.020、2.740/0.006)。结论 AMI患者血清circRNA ROBO2、circRNA SLC8A1、circRNA CDR1as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患者PCI术后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5年06期 v.24 661-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AX1BP1、ETS2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及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研究

    李耀;韩素霞;吴晶晶;张康建;高苏莉;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TAX1结合蛋白1(TAX1BP1)、E26转化特异性因子2(ETS2)水平与心室重构(VR)的关系及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HF患者165例为HF组,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85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1年预后将HF患者分为不良预后亚组(53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12例)。超声心动图测量VR指标[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AX1BP1、ETS2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HF患者血清TAX1BP1、ETS2水平与VR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血清TAX1BP1、ETS2水平与HF患者预后的关系及预测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F组LVPWT、LVEDD、IVST、LVMI和血清TAX1BP1、ETS2水平升高(t/P=24.786/<0.001、15.123/<0.001、24.411/<0.001、19.466/<0.001、15.581/<0.001、17.897/<0.001);HF患者血清TAX1BP1、ETS2水平与LVPWT、LVEDD、IVST、LVMI均呈正相关(TAX1BP1:r/P=0.646/<0.001、0.658/<0.001、0.649/<0.001、0.679/<0.001;ETS2:r/P=0.676/<0.001、0.634/<0.001、0.642/<0.001、0.681/<0.001)。165例HF患者1年不良预后率为32.12%(53/165)。与良好预后亚组比较,不良预后亚组血清TAX1BP1、ETS2水平升高(t/P=6.805/<0.001、6.721/<0.001);NYHA心功能≥Ⅲ级、NT-proBNP高、LVPWT高、LVEDD高、IVST高、LVMI高、TAX1BP1高、ETS2高是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6.832(1.623~28.762)、1.001(1.000~1.001)、2.362(1.205~4.629)、1.340(1.109~1.618)、2.343(1.262~4.349)、1.073(1.007~1.142)、1.117(1.014~1.231)、1.774(1.296~2.428)],LVEF高为HF患者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OR(95%CI)=0.812(0.712~0.927)];血清TAX1BP1、ETS2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HF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783、0.865,二者联合的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Z/P=2.000/0.046、2.412/0.016)。结论 HF患者血清TAX1BP1、ETS2水平升高,与VR加重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血清TAX1BP1、ETS2水平联合对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较高。

    2025年06期 v.24 667-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指标及预测价值分析

    孙晶;刘鹏;孟昌;白莹;李莉;胡罗文;严宇鹏;范煜东;郑山海;

    目的 探讨腰围身高比(WHT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应急总医院就诊的HFpEF患者183例,全部患者均在规范治疗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1年内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再入院情况进行分组,分为MACE组49例和No-MACE组134例,对比2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WHTR、HbA_(1c)、HDL-C、SBP、DBP评估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83例患者在1年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26.78%(49/183)。2组患者比较,MACE组HbA_(1c)、SBP、DBP、BMI、WC、肌钙蛋白I、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比例、系统性免疫炎性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显著高于No-MACE组,而WHTR、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No-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TR、HDL-C高是影响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74(0.786~0.971)、0.855(0.757~0.965),P均<0.05],而SII、NLR高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43(1.013~1.291)、1.134(1.024~1.256)、2.784(1.121~6.913),P均<0.05]。ROC曲线显示,WHTR、HbA_(1c)、HDL-C、SBP、DBP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732、0.785、0.669、0.683,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WHTR、HDL-C、NYHA心功能分级、SII、NLR可影响HFpEF患者治疗后因MACE再入院,导致其不良预后发生率较高,WHTR、HbA_(1c)、HDL-C、SBP、DBP对其不良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2025年06期 v.24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论著·临床

  • 经阴道超声检查参数及血清VEGF、HIF-1α水平与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关系

    赵芳园;邹红;时思毛;徐芳;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参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诊治PCOS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子宫内膜胞饮突检查结果分为容受良好组42例与容受不良组78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经阴道超声检查参数及血清VEGF、HIF-1α水平,Pearson法分析超声参数与血清VEGF、HIF-1α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受不良组患者合并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占比高于容受良好组(χ~2/P=12.897/<0.001、5.500/0.019);容受不良组胞饮突平均数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及血清VEGF、HIF-1α水平低于容受良好组(t=13.804、9.021、15.004、11.453、11.671,P均<0.001),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高于容受良好组(t=4.198、8.008,P均<0.001);PCOS患者子宫内膜胞饮突数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与血清VEGF、HIF-1α呈正相关(VEGF:r/P=0.364/0.007、0.562/<0.001、0.482/0.011;HIF-1α:r/P=0.405/0.014、0.409/0.017、0.597/<0.001),子宫RI、PI与血清VEGF、HIF-1α均为负相关(VEGF:r/P=-0.631/0.002、-0.593/0.007;HIF-1α:r/P=-0.689/<0.001、-0.571/0.009);合并高雄激素血症、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子宫内膜厚度薄、子宫内膜容积小、RI高、PI高及血清VEGF低、HIF-1α低均为PCOS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1.361(1.115~1.607)、1.294(1.017~1.571)、1.852(1.324~2.380)、2.586(1.714~3.458)、1.763(1.203~2.320)、1.608(1.182~2.034)、1.526(1.056~1.996)、1.267(0.571~1.963)]。结论 PCOS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参数与血清VEGF、HIF-1α具有相关性,且均为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危险因素,可有效评估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

    2025年06期 v.24 678-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β-HCG、PLGF表达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裴巧丽;李文婷;许沙沙;张小菜;

    目的 探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甲减患者102例为妊娠甲减组,根据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不良妊娠亚组36例和良好妊娠亚组66例。另选取同期医院进行孕检且健康的产妇102例为健康妊娠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PLGF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β-HCG、PLGF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妊娠甲减组血清β-HCG水平高于健康妊娠组,血清PLGF水平低于健康妊娠组(t/P=18.208/<0.001, 31.703/<0.001);妊娠甲减组胎膜早破比例高于健康妊娠组(χ~2/P=4.293/0.038);不良妊娠亚组促甲状腺激素(TSH)、β-HCG水平高于良好妊娠亚组,PLGF水平低于良好妊娠亚组(t/P=4.940/<0.001, 7.015/<0.001, 5.26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H高、β-HCG高是妊娠期甲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5.037(1.909~13.290)、4.156(2.005~8.616)],PLGF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320(0.121~0.781)];血清β-HCG、PLGF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761、0.880,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P=2.224/0.026、2.546/0.011)。结论 妊娠期甲减患者血清β-HCG水平升高、PLGF水平降低,与妊娠期甲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较高。

    2025年06期 v.24 683-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卵巢癌组织中ADAM10、UBE2T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王婕;樊雷;刘婧;贺卓;祝鹏飞;

    目的 探究卵巢癌组织中解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10(ADAM10)、泛素结合酶E2T(UBE2T)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北院)妇产科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7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ADAM10、UBE2T表达;Kaplan-Meier法分析卵巢癌组织不同ADAM10、UBE2T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卵巢癌组织ADAM10、UBE2T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χ~2/P=12.955/<0.001、13.952/<0.001)。卵巢癌组织ADAM10、UBE2T的表达在FIGO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中高于FIGO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ADAM10:χ~2/P=14.857/<0.001、9.916/0.002、10.858/0.001;UBE2T:χ~2/P=13.791/<0.001、16.458/<0.001、6.334/0.012);78例卵巢癌患者随访1年,共存活56例,死亡22例,1年总体生存率为71.79%(56/78)。死亡亚组卵巢癌组织ADAM10、UBE2T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亚组(χ~2/P=13.038/<0.001、14.832/<0.001)。2亚组FIGO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8.104/0.004,7.503/0.006,9.254/0.002)。卵巢癌组织ADAM10、UBE2T阳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54.76%(23/42)、54.55%(24/44),ADAM10、UBE2T阴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33/36)、94.12%(32/34),卵巢癌组织ADAM10、UBE2T阳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Log Rank χ~2=13.305、13.978,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GO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ADAM10、UBE2T阳性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37(1.545~1.166)、2.614(1.646~4.151)、1.397(1.297~3.001)、2.625(1.481~4.625)、1.674(1.245~2.251)]。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ADAM10、UBE2T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2025年06期 v.24 68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子宫内膜癌中NLRC5、NSUN2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分析

    郭阳;张凤格;朱丹;倪琴;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EC)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5(NLRC5)、NOP2/Sun RNA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2(NSUN2)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北京市顺义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的EC患者136例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qPCR检测E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LRC5、NSUN2蛋白和mRNA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参数EC患者NLRC5、NSUN2 mRNA表达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C5、NSUN2 mRNA表达对E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影响E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NLRC5 mRNA和蛋白阳性率降低,NSUN2 mRNA和蛋白阳性率升高(NLRC5:t=14.428、χ~2=159.835,P均<0.001;NSUN2:t=31.642、χ~2=143.753,P均<0.001);在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EC患者癌组织NLRC5 mRNA表达较低,NSUN2 mRNA表达较高(NLRC5:t/P=51.911/<0.001、6.777/<0.001; NSUN2:t/P=47.251/<0.001、16.033/<0.001);EC癌组织中NLRC5、NSUN2 mRNA表达对预后评估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2、3.83。NLRC5 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67%(22/24)、73.21%(82/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3.402,P=0.012)。NSUN2 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31%(11/26)、84.55%(93/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8.910,P<0.001)。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NSUN2 mRNA高是影响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1.449(1.148~1.830),1.442(1.124~1.850),1.570(1.145~2.152)],NLRC5 mRNA高是保护因素[HR(95%CI)=0.611(0.462~0.807)]。结论 EC中NLRC5表达降低,NSUN2表达升高,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是评估EC预后的可能标志物。

    2025年06期 v.24 693-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血清CARD9、NLRX1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王雪红;陈丹;白东琴;张延峰;吴晓玉;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家族成员9(CARD9)、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成员X1(NLRX1)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VMC患儿110例作为VMC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1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VMC患儿1年预后分为不良预后亚组32例和良好预后亚组7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RD9、NLRX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ARD9、NLRX1水平与儿童VMC不良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RD9、NLRX1水平对儿童VMC的诊断价值和预后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MC组血清CARD9水平升高,NLRX1水平降低(t/P=10.679/<0.001、10.203/<0.001);随访1年,110例VMC患儿不良预后率为29.09%(32/110)。与良好预后亚组比较,不良预后亚组血清CARD9水平升高,NLRX1水平降低(t/P=5.863/<0.001、5.808/<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高、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CARD9高为儿童VMC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372(1.421~8.005)、1.178(1.002~1.386)、3.104(1.420~6.789)、1.081(1.030~1.133)],NLRX1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13(0.397~0.946)]。ROC曲线显示,血清CARD9、NLRX1及二者联合诊断儿童VMC的AUC分别为0.848、0.840、0.919,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价值(Z/P=3.855/<0.001、3.884/<0.001);血清CARD9、NLRX1及二者联合评估儿童VMC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805、0.787、0.89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评估不良价值(Z/P=2.611/<0.001、2.737/<0.001)。结论 儿童VMC血清CARD9水平升高、NLRX1水平降低,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清CARD9、NLRX1水平联合对儿童VMC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2025年06期 v.24 699-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血清miR-132、PTEN水平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张艳芝;景晓伟;何俊花;王竹岩;杨洁辉;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32(miR-132)、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水平与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VM患儿203例为VM组,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健康对照组。VM患儿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VM亚组77例、中度VM亚组67例、重度VM亚组59例,再根据6个月预后分为不良预后亚组70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3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iR-132、PTEN水平;通过在线数据库预测miR-132与PTEN的结合位点;Pearson相关分析VM患儿血清miR-132与PTEN水平的相关性,Spearman秩相关分析二者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132、PTEN水平与VM患儿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32、PTEN水平预测VM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M组血清miR-132水平降低,PTEN水平升高(t/P=12.097/<0.001、13.517/<0.001);miR-132与PTEN的3’-非翻译端1246-1252处存在结合位点。VM患儿血清miR-132与PTEN水平呈负相关(r/P=-0.656/P<0.001);轻度VM亚组、中度VM亚组、重度VM亚组血清miR-132水平依次降低,PTEN水平依次升高(F/P=298.691/<0.001、358.809/<0.001)。VM患儿GCS评分与血清miR-132水平呈正相关(r/P=0.660/<0.001),与PTEN水平呈负相关(r/P=-0.695/<0.001);随访6个月,203例VM患儿不良预后率为34.48%(70/2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发作、PTEN高为VM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035(1.083~8.506)、1.428(1.207~1.689)],GCS评分高、miR-132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78(0.572~0.802)、0.299(0.176~0.509)];ROC曲线显示,血清miR-132、PTEN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VM患儿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836、0.822、0.91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202/0.028、2.579/0.010)。结论 VM患儿血清miR-132水平降低、PTEN水平升高,与病情程度加重及预后不良有关,血清miR-132、PTEN水平联合检测对VM患儿预后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2025年06期 v.24 705-710+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血清PDK4、CHIT1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李倩;马彩艳;李琳琳;卫敏超;盖建芳;

    目的 研究早发型败血症(EOS)患儿血清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几丁质酶1(CHIT1)表达水平及其对EOS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诊治的EOS新生儿114例为EOS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n=31)和预后良好亚组(n=83),以同期医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10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DK4、CHIT1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DK4、CHIT1水平与EOS患儿炎性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OS患儿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DK4、CHIT1水平对EOS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EOS组患儿血清PDK4、CHIT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44.576/<0.001、38.771/<0.001);预后不良亚组EOS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休克比例及血清降钙素原、PDK4、CHIT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42.970/<0.001、14.742/<0.001、15.754/<0.001、10.229/<0.001、20.405/<0.001、12.158/<0.001);血清PDK4、CHIT1水平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呈正相关(PDK4:r/P=0.667/<0.001、0.702/<0.001、0.723/<0.001,CHIT1:r/P=0.766/<0.001、0.669/<0.001、0.758/<0.001);降钙素原高、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休克及血清PDK4、CHIT1水平高是影响EOS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594(1.252~2.028)、1.465(1.214~1.769)、1.384(1.088~1.761)、1.323(1.124~1.557)、1.589(1.258~2.006)、1.733(1.249~2.404)];血清PDK4、CHIT1及二者联合预测EOS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25、0.926,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价值(Z/P=4.560/<0.001、4.563/<0.001)。结论 EOS患儿血清PDK4、CHIT1水平升高,两者与患儿病情程度有关,两项联合对EOS患儿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2025年06期 v.24 711-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与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岳森;邢朝晖;徐志;徐淑芠;万瑾;

    目的 比较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与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颈前组和全乳晕组,每组51例。颈前组采用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全乳晕组采用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美容满意度。结果 颈前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全乳晕组,手术时间长于全乳晕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乳晕组(t/P=2.589/0.011、2.617/0.010、2.265/0.026);术后2组血清CRP、PGE_2、Cor水平高于术前(颈前组:t/P=37.105/<0.001、40.582/<0.001、37.955/<0.001,全乳晕组:t/P=39.336/<0.001、43.655/<0.001、36.791/<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PTT、PT比术前缩短,Fib升高(颈前组:t/P=7.671/0.014、20.546/<0.001、4.447/0.021,全乳晕组:t/P=13.323/<0.001、 23.695/<0.001、14.533/<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T3、T4、FT_3、FT_4水平低于术前,TSH水平高于术前(颈前组:t/P=96.024/<0.001、27.446/<0.001、64.267/<0.001、54.574/<0.001、30.796/<0.001,全乳晕组:t/P=42.866/<0.001、 26.519/<0.001、60.782/<0.001、57.527/<0.001、34.083/<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 d疼痛轻于术后1 d(t/P=32.582/<0.001、32.566/<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颈前组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VSS)评分及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分均低于全乳晕组(t/P=16.964/<0.001、9.023/<0.001)。结论 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与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颈前微切口腔镜手术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美容满意度更高。

    2025年06期 v.24 717-72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前列腺癌组织中CPT1A、PDPK1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顾浩;李帛;苏瑞平;郭博昕;王宝;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 (CPT1A)、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PK1)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1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PT1A、PDPK1及EMT基因[Twist、E钙黏素(E-cad)、N钙黏素(N-cad)]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组织CPT1A、PDPK1蛋白水平;Pearson相关研究CPT1A、PDPK1 mRNA与EMT基因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PT1A、PDPK1蛋白水平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CPT1A、PDPK1、Twist、N-cad mRNA表达升高,E-cad mRNA表达降低(t/P=37.485/<0.001、42.555/<0.001、41.666/<0.001、33.161/<0.001、37.382/<0.001);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PT1A、PDPK1 mRNA分别与Twist、N-cad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 mRNA呈负相关(CPT1A:r/P=0.722/<0.001、0.630/<0.001、-0.712/<0.001;PDPK1:r/P=0.651/<0.001、0.643/<0.001、-0.730/<0.001);前列腺癌组织中CPT1A、PDPK1蛋白阳性率为70.91%(78/110)、65.45%(72/110),高于癌旁组织的5.45%(6/110)、6.36%(7/110)(χ~2/P=99.832/<0.001、52.011/<0.001);TNM分期T3a期、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PT1A、PDPK1蛋白阳性率高于TNM分期T1~2期、Gleason评分≤7分的患者(CPT1A:χ~2/P=9.870/0.002、7.405/0.007,PDPK1:χ~2/P=13.062/<0.001、12.351/<0.001);CPT1A阳性组、PDPK1阳性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1.28%(40/78)、48.61%(35/72),低于CPT1A阴性组、PDPK1阴性组的81.25%(26/32)、81.58%(31/38)(Log-rank χ~2=7.845、10.980,P=0.005、0.001);TNM分期T3a期、Gleason评分>7分、CPT1A阳性、PDPK1阳性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1.324(1.074~1.633),1.370(1.092~1.720),1.326(1.077~1.632),1.301(1.110~1.52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CPT1A、PDPK1表达升高,与EMT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是评估前列腺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2025年06期 v.24 722-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原发性喉癌组织Sema3A、CCAT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

    田野;李蓓;潘庆春;赵海琪;

    目的 研究原发性喉癌(PLC)组织脑信号蛋白3A(Sema3A)、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部分或全喉切除)的PLC患者104例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ema3A mRNA、CCAT2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PLC癌组织中Sema3A mRNA与CCAT2表达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ema3A mRNA、CCAT2表达对PL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癌组织中Sema3A mRNA、CCAT2表达与PLC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PLC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LC患者癌组织Sema3A mRNA、CCAT2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t/P=38.470/<0.001、35.015/<0.001)。PLC患者癌组织中Sema3A mRNA与CCAT2表达呈正相关(r/P=0.678/<0.001)。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PLC患者癌组织中Sema3A mRNA、CCAT2表达高于TN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Sema3A:t/P=8.986/<0.001、10.526/<0.001;CCAT2:t/P=11.195/<0.001、5.225/<0.001)。Sema3A mRNA、CCAT2及二者联合预测PLC患者预后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815、0.905,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价值(Z/P=4.641/<0.001、4.910/<0.001)。Sema3A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为63.42%(26/41),低于Sema3A低表达组的95.24%(60/63)(Log Rank χ~2=10.680,P=0.001);CCAT2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为67.50%(27/40),低于CCAT2低表达组的92.19%(59/64)(Log Rank χ~2=11.870,P<0.001)。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Sema3A mRNA高、CCAT2高是PL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1.433(1.128~1.821)、1.458(1.106~1.922)、1.377(1.125~1.685)、1.315(1.105~1.565)]。结论 PLC患者癌组织中Sema3A mRNA、CCAT2表达升高,且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是PL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2025年06期 v.24 728-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作者·编者·读者

  • “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解读”专栏征稿

    <正>近年来,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相应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也层出不穷,对该类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深度权威解读,可为国内同行提供相关参考证据,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学习、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规范临床诊疗活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疑难病杂志》近年组织策划了“中国专家共识”“指南解读”等栏目,邀请相关专家组织了一系列专栏文章,收到良好的效果,文章获得较高的下载率和引用率。

    2025年06期 v.24 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论著·基础

  • 虾青素调控SLC7A11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的铁死亡和自噬水平

    柯月;纪文静;梁灿灿;王海昆;崔旻;姚萍;

    目的 探讨虾青素(AST)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病理过程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于2023年6—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进行实验。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NAFLD组、NAFLD+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组、NAFLD+AST组,每组10只,并行相应干预,另取10只正常小鼠作空白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结构变化;ELISA检测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应激[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血红素加氧酶1(HMOX1)、SLC7A11]、自噬(LC3B、p62)相关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SLC7A11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SLC7A11蛋白表达下降,NAFLD+AST组SLC7A1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AFLD+AST组比较,NAFLD+Erastin组的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的肝组织中炎性反应表现加重;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的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NAFLD+AST组的炎性反应则有所减轻;NAFLD+AST组的炎性反应较NAFLD+Erastin组明显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小鼠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TG、TC、LDL-C水平均升高,NAFLD+AST组TG、TC、LDL-C水平均降低(P<0.05);NAFLD+Erastin组的TG、TC、LDL-C水平较NAFLD+AST组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血清GSH水平降低,ROS、MDA、TNF-α、IL-6水平升高(P<0.05);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GSH降低,ROS、MDA、TNF-α、IL-6水平升高(P<0.05),NAFLD+AST组GSH水平升高,ROS、MDA、TNF-α、IL-6水平降低(P<0.05);与NAFLD+Erastin组比较,NAFLD+AST组GSH水平升高,ROS、MDA、TNF-α、IL-6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肝组织中GPX4、HMOX1、SLC7A11、p6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LC3B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GPX4、HMOX1、SLC7A11、p62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LC3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NAFLD+AST组GPX4、HMOX1、SLC7A11、p62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LC3B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NAFLD+Erastin组比较,NAFLD+AST组GPX4、HMOX1、SLC7A11、p6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LC3B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AST干预可能通过上调SLC7A11的表达调控铁死亡与自噬途径,从而改善NAFLD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变化,降低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水平。

    2025年06期 v.24 734-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荟萃分析

  • 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张熹煜;卓剑丰;邱思婕;钟言;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5年1月1日—2024年12月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相关临床原始文献资料,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维普期刊数据库平台,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The CochraneLibrary文献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后,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21项,研究对象(患者)共计2 070例,其中对照组1 033例,试验组1 0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心功能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11,95%CI(2.90,5.82),P<0.001];试验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5.41,95%CI(4.18,6.64),P<0.001];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64.61,95%CI(49.39,79.83),P<0.001];试验组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19.07,95%CI(-148.56,-89.58);试验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41,95%CI(-4.43,-0.39),P<0.001]。结论 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还需今后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加以佐证。

    2025年06期 v.24 742-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罕少见病例

综述

  • 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病理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佳芳;张晨华;杨维娜;宋彦丽;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神经损伤,特别在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障碍不仅影响脑梗死恢复过程,还可能导致长期的生活依赖性和心理困扰。因此,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此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认知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从而尽可能减少脑梗死对老年患者的负面影响。

    2025年06期 v.24 7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血管性认知障碍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萍;梁燕;高霞;陈德智;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其病理过程可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VCI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特性为有效治疗提供机会,其中非药物治疗在VCI的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就认知训练、经颅磁/电刺激、针灸、高压氧、正念冥想及芳香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方法对VCI改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探讨这些方法的可能干预机制,旨在为VCI的早期预防、治疗以及个体化干预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2025年06期 v.24 757-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研究进展

    王晓虎;张可;任思颖;

    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一般指慢性肾脏病4期和5期患者。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尽管透析技术不断进步,但其并发症仍对患者健康构成威胁,其中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常与极差的预后相关。文章系统综述了血液透析导致脑出血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策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防治和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24 76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陈晓惠;丘芬芬;黄利珊;张又红;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表现异质性较高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患病率。超声是目前PCOS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手段,除传统的二维超声外,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联合人工智能(AI)算法、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被发现在PCOS诊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超声在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指导PCOS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06期 v.24 76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