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专题

  • 血清SGK1、Metrnl水平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邹佳俊;郭健;夏一春;钱义明;

    目的 探讨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镍纹蛋白样蛋白(Metrnl)水平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为脓毒症组。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亚组68例和脓毒性休克亚组22例;再根据28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亚组25例和存活亚组65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GK1、Metrnl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SGK1、Metrnl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GK1、Metrnl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GK1、Metrnl水平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SGK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Metrn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8.394/<0.001、10.994/<0.001);脓毒性休克亚组血清SGK1水平低于普通脓毒症亚组,血清Metrnl水平高于普通脓毒症亚组(t/P=4.444/<0.001、4.493/<0.001);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SGK1水平呈负相关(r/P=-0.677/<0.001),与Metrnl水平呈正相关(r/P=0.685/<0.001);死亡亚组脓毒性休克比例、机械通气时间≥3 d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血清Metrnl水平高于存活亚组,氧合指数、血清SGK1水平低于存活亚组(χ~2/t/P=10.399/0.001、7.123/0.008、3.208/0.003、4.234/<0.001、4.634/<0.001、4.156/<0.001、4.578/<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etrnl水平高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28(1.008~1.049)],血清SGK1水平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14(0.421~0.896)];血清SGK1、Metrnl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83、0.886,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P=2.122/0.034,2.382/0.017)。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SGK1水平降低、Metrnl水平升高,二者水平与病情程度加重和预后死亡有关,血清SGK1、Metrnl水平联合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2025年04期 v.24 385-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血清eNAMPT、sDR5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姜少雄;夏义琴;刘立鹏;朱晓林;蔡彬蓉;申静;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eNAMPT)、可溶性死亡受体5(sDR5)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ARD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收治的SA-ARDS患者205例作为SA-ARDS组,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114例为健康对照组,SA-ARDS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亚组62例、中度亚组74例、重度亚组69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亚组80例和存活亚组1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NAMPT、sDR5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SA-ARDS患者血清eNAMPT、sDR5水平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eNAMPT、sDR5水平与SA-ARDS患者死亡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NAMPT、sDR5水平对其的评估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ARDS组血清eNAMPT、sDR5水平升高(t/P=14.006/<0.001、19.931/<0.001);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eNAMPT、sDR5水平依次升高(F/P=97.467/<0.001、157.287/<0.001);SA-ARDS患者血清eNAMPT、sDR5水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P=-0.724/<0.001、-0.720/<0.001);入住监护室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3 d、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高、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高、eNAMPT高、sDR5高为SA-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221(1.028~1.449)、3.111(1.207~8.020)、1.270(1.064~1.517)、1.093(1.025~1.167)、1.104(1.054~1.157)、1.030(1.015~1.046)],氧合指数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989(0.982~0.996)];血清eNAMPT、sDR5水平及二者联合评估SA-ARDS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780、0.877,二者联合大于eNAMPT、sDR5水平单独评估的AUC(Z/P=2.150/0.032、2.273/0.023)。结论 SA-ARDS患者血清eNAMPT、sDR5水平升高,与病情程度加重和死亡密切相关,血清eNAMPT、sDR5水平联合评估SA-ARDS患者死亡的效能较高。

    2025年04期 v.24 39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血清CAF、penKid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萍;王硕;王玲;王巍;王秀娟;

    目的 探讨血清集聚蛋白多糖C端片段(CAF)、脑啡肽原A 119-159(penKid)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脓毒症合并AKI患者109例为合并AKI组,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Ⅰ期(n=46)、Ⅱ期(n=35)、Ⅲ期(n=28),患者均行肾脏代替疗法(CRRT)治疗,并根据治疗后28 d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83)和预后不良亚组(n=26);于同期随机选取单纯脓毒症患者109例为脓毒症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F、penKid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计算eGFR;Pearson积矩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CAF、penKid与肾功能指标、AKI分期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并发AKI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AF、penKid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脓毒症组比较,合并AKI组血清CAF、penKid、SCr、Cys-C水平升高,eGFR水平降低(t/P=15.363/<0.001、12.104/<0.001、18.038/<0.001、19.221/<0.001、20.776/<0.001);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血清CAF、penKid、SCr、Cys-C水平依次升高,eGFR水平依次降低(F/P=95.573/<0.001、49.832/<0.001、85.548/<0.001、79.249/<0.001、421.846/<0.001);血清CAF、penKid与AKI分期、SCr、Cys-C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CAF:r_s/P=0.762/<0.001、0.703/<0.001、0.715/<0.001、-0.771/<0.001;penKid:r_s/P=0.734/<0.001、0.668/<0.001、0.694/<0.001、-0.702/<0.001);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AKI分期Ⅱ、Ⅲ期比例及血清CAF、penKid水平升高,eGFR水平降低(χ~2/t/P=10.085/0.007、18.446/<0.001、11.075/<0.001、15.252/<0.001);AKI分期Ⅱ期和Ⅲ期、CAF升高、penKid升高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30(1.032~1.236)、1.783(1.246~2.558)、1.586(1.157~2.173)、1.533(1.127~2.085)],eGFR升高是预后不良保护因素[OR(95%CI)=0.671(0.483~0.933)];血清CAF、penKid及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31、0.822、0.916,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价值(Z/P=1.624/0.032、1.826/0.025)。结论 血清CAF、penKid在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中表达上调,并与AKI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预测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2025年04期 v.24 397-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脓毒症所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的影响

    孙阿巧;李敏玲;谭文君;宋晔;张云玲;宋银雪;

    目的 探究脓毒症所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就诊的脓毒症所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8例为功能障碍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未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94例为无功能障碍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SP70、HO-1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HSP70、HO-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SP70、HO-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功能障碍组血清HSP70水平高于无功能障碍组,血清HO-1水平低于无功能障碍组(t/P=6.984/<0.001、7.404/<0.001);急性胃肠损伤分级Ⅲ~Ⅳ级患者的血清HSP70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HO-1水平低于Ⅰ~Ⅱ级患者(t/P=3.605/0.001、2.148/0.034);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P70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HO-1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呈负相关(r/P=0.317/0.002,-0.243/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P70水平高是脓毒症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14(1.008~1.020)],血清HO-1水平高是保护因素[OR(95%CI)=0.991(0.987~0.995)];血清HSP70、HO-1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733、0.91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4.799/<0.001、5.822/<0.001)。结论 血清HSP70、HO-1水平是影响脓毒症所致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指标,早期测定二者水平对脓毒症所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24 403-406+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糖尿病专题

  • 糖尿病伴中心性肥胖患者外周血MIAT mRNA、HbA1c水平及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乔彦;易诗琼;滕云;王凤;

    目的 探究糖尿病伴中心性肥胖患者外周血心肌梗死相关转录因子(MIAT)mRNA、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表达水平及其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于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伴中心性肥胖患者212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1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外周血,检测其MIAT mRNA表达、HbA_(1c)水平。对其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并发症亚组(n=86)和无并发症亚组(n=126),采用ROC曲线分析患者血MIAT mRNA、HbA_(1c)水平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外周血MIAT mRNA、HbA_(1c)表达水平均升高(t/P=28.299/<0.001,22.952/<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大(OR=1.450,95%CI 1.141~2.093,P=0.016)、BMI高(OR=1.325,95%CI 1.059~1.799,P=0.037)、病程长(OR=2.137,95%CI 1.430~2.786,P<0.001)、高脂血症(OR=2.368,95%CI 1.626~3.439,P<0.001)、空腹血糖高(OR=2.705,95%CI 1.909~5.172,P<0.001)、MIAT mRNA高(OR=2.449,95%CI 1.753~3.652,P<0.001)、HbA_(1c)高(OR=1.934,95%CI 1.329~2.646,P<0.001)均为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由ROC曲线分析可得,血MIAT mRNA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敏感度为0.767,特异度为0.619;HbA_(1c)单独检测的AUC为0.772,敏感度为0.640,特异度为0.802;血MIAT mRNA和HbA_(1c)联合检测的AUC为0.825,敏感度为0.744,特异度为0.810。结论 糖尿病伴中心性肥胖患者外周血MIAT、HbA_(1c)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且两者联合检测对微血管并发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24 407-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血清Metrnl、GDF11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预后的关系

    王晨鸽;王晓东;骆玉明;柴倩;杨姣;

    目的 探讨血清镍纹样蛋白(Metrnl)、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足(DF)感染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F感染患者97例为DF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97例为T2DM组。根据是否发生LEVD将DF感染患者分为LEVD亚组73例和非LEVD亚组24例;随访6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DF感染患者(失访2例)分为预后不良亚组30例和预后良好亚组65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97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etrnl、GDF1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F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etrnl、GDF11水平对DF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Metrnl、GDF11水平比较,DF组<T2DM组<健康对照组(F/P=2 058.898/<0.001、139.757/<0.001);LEVD亚组DF患者血清Metrnl、GDF11水平低于非LEVD亚组(t/P=4.165/<0.001、6.469/<0.001);随访6个月,97例DF感染患者随访期间失访2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1.58%(30/95)。预后不良亚组T2DM病程、DF病程、合并LEVD比例、HbA_(1c)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Metrnl、GDF1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P=6.603/<0.001、11.567/<0.001、5.410/0.020、7.832/<0.001,3.891/<0.001、4.983/<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LEVD、HbA_(1c)水平高是DF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297(1.145~4.599)、1.881(1.043~3.394)],血清Metrnl、GDF11水平高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56(0.488~0.882)、0.680(0.519~0.892)];血清Metrnl、GDF1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DF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737、0.902,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P=2.239/0.002、2.836/<0.001)。结论 DF感染患者血清Metrnl、GDF11水平降低,且与LEVD发生有关,联合检测血清Metrnl、GDF11水平对DF感染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24 412-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血清SIRT6、SLC7A11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分析

    任丽红;郭曦;施立刚;张红莹;郭伟岩;

    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90例为NAFLD组,按照1∶1比例选取未合并NAFLD的T2DM患者90例为非NAFL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IRT6、SLC7A1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IRT6、SLC7A11水平诊断T2DM合并NAFLD的效能。结果 NAFLD组血清SIRT6、SLC7A11水平低于非NAFLD组(t/P=7.892/<0.001、7.643/<0.001);NAFLD组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高于非NAFLD组(t/P=2.953/0.004、3.764/<0.001、4.729/<0.001、4.862/<0.001);BMI高、高血压、ALP高、AST高、ALT高、TG高为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279(1.044~1.569)、2.342(1.096~5.005)、1.026(1.001~1.052)、1.038(1.003~1.074)、1.026(1.001~1.052)、2.524(1.307~4.874)],SIRT6高、SLC7A11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782(0.692~0.882)、0.987(0.981~0.994)];血清SIRT6、SLC7A11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T2DM合并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87、0.876,二者联合诊断的AUC大于血清SIRT6、SLC7A11各自单独诊断(Z/P=2.217/0.027、2.041/0.041)。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SIRT6、SLC7A11水平降低,与T2DM合并NAFLD发病密切相关,血清SIRT6、SLC7A11水平联合检测对其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2025年04期 v.24 418-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及血清Asprosin、Spexin水平的影响

    乙丰收;吴胜利;伊力哈木;毛玉琴;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及血清白脂素(Asprosin)、Spex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新疆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诊治T2DM合并MS患者104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以接受达格列净治疗的患者52例为对照组,以接受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的患者52例为观察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功能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血清Asprosin与Spexi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FPG、HbA_(1c)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4.579/<0.001,4.714/<0.001);2组HOMA-IR较治疗前降低,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6.109/<0.001,6.771/<0.001);2组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4.725/<0.001,7.748/<0.001,4.647/<0.001,6.596/<0.001);2组体质量、VFA及SFA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2.363/0.020,6.089/<0.001,4.116/<0.001);2组血清Aspros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Spexi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大于对照组(t/P=6.111/<0.001,5.007/<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MS患者,可调节血清Asprosin、Spexin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同时可以降低体质量及VFA、SFA,且安全性高。

    2025年04期 v.24 423-427+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论著·临床

  • 血清ACSL4、SII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HFpEF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张庆龙;何婷;杨琦;王锦波;何雪松;潘孝东;

    目的 探讨血清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系统免疫炎性指数(SII)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4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CI术的ASTEMI合并HFpEF患者135例(观察组)和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70例(健康对照组),根据PCI术中血流情况将ASTEMI合并HFpEF患者分为无复流亚组(33例)和复流亚组(102例)。比较各组血清ACSL4、SII水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A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CSL4、SII水平对A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CSL4、SII水平升高(t/P=21.858/<0.001、13.649/<0.001);135例A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率为24.44%(33/135)。与复流亚组比较,无复流亚组血清ACSL4、SII水平升高(t/P=5.877/<0.001、5.324/<0.001),无复流亚组年龄更大,KILLIP分级Ⅳ级比例、NT-proBN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χ~2/t/P=3.610/<0.001、2.993/0.003、3.782/0.005、2.109/0.0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ACSL4高、SII高为A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23(1.022~1.235)、1.207(1.082~1.346)、1.003(1.002~1.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CSL4、SII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A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797、0.879,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价值(Z/P=2.474/0.010、2.726/0.004)。结论 血清ACSL4、SII水平升高与A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密切相关,血清ACSL4、SII水平联合检测对其预测价值较高。

    2025年04期 v.24 428-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血清hBD-2、Periostin、TSP-1水平对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洁;胡彪;李瑞丽;米九运;周志刚;

    目的 探究血清人β防御素-2(hBD-2)、骨膜蛋白(Periostin)、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对急性脑卒中(AS)合并肺部感染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9月西安市第九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A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2例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AS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2例作为未感染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BD-2、Periostin、TSP-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S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hBD-2、Periostin、TSP-1水平对AS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比例及血清hBD-2、Periostin、TSP-1水平高于未感染组(χ~2/t/P=7.846/0.005、9.730/0.002、10.242/<0.001、4.819/<0.001、12.246/<0.001);预后不良亚组血清hBD-2、Periostin、TSP-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4.335/<0.001、6.571/<0.001、5.441/<0.001);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血清hBD-2高、Periostin高、TSP-1水平高均为AS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95%CI)=2.839(1.501~5.368)、3.229(1.557~6.695)、4.209(1.886~9.494)、3.823(1.592~9.181)、3.924(1.915~8.040)]。血清hBD-2、Periostin、TSP-1及三者联合预测AS合并肺部感染的AUC分别为0.735、0.782、0.781、0.878,三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788/0.005、2.807/0.005、2.049/0.040);血清hBD-2、Periostin、TSP-1及三者联合预测AS合并肺部感染预后的AUC分别为0.790、0.785、0.782、0.861,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与hBD-2、Periostin及TSP-1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1.258/0.209、1.580/0.114、1.416/0.157)。结论 A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hBD-2、Periostin、TSP-1水平较高,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三者联合诊断AS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较高。

    2025年04期 v.24 434-438+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IRT3、Apo-J水平及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王静云;郑玮;王亚男;李冰;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载脂蛋白J(Apo-J)水平及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4年8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sICH患者303例为ICH组,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155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sICH患者分为轻度缺损亚组102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中度缺损亚组121例(NIHSS评分5~20分)、重度缺损亚组80例(NIHSS评分>20分);根据是否发生END将sICH患者分为END亚组60例和非END亚组24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IRT3、Apo-J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ICH患者血清SIRT3、Apo-J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IRT3、Apo-J水平与sICH患者END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RT3、Apo-J水平对sICH患者END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ICH组血清SIRT3水平降低,Apo-J水平升高(t/P=26.232/<0.001、30.021/<0.001);轻度缺损亚组、中度缺损亚组、重度缺损亚组血清SIRT3水平依次降低,Apo-J水平依次升高(F/P=805.445/<0.001、550.374/<0.001)。sICH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SIRT3水平呈负相关(r_s/P=-0.809/<0.001),与Apo-J水平呈正相关(r_s/P=0.792/<0.001)。303例sICH患者END发生率为19.80%(60/303),与非END亚组比较,END亚组血清SIRT3水平降低,Apo-J水平升高(t/P=8.539/<0.001、7.972/<0.001)。血肿体积大、基线NIHSS评分高、Apo-J高为sICH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43(1.072~1.218)、1.091(1.036~1.148)、1.079(1.046~1.114)],基线GCS评分高、SIRT3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726(0.620~0.850)、0.469(0.339~0.650)]。血清SIRT3、Apo-J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sICH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0.786、0.891,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SIRT3、Apo-J水平单独预测(Z/P=4.079/<0.001、4.086/<0.001)。结论 sICH患者血清SIRT3水平降低,Apo-J水平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和END发生有关,血清SIRT3、Apo-J水平联合预测sICH患者END的效能较高。

    2025年04期 v.24 439-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癫痫患者血清Netrin-1、NGF水平、脑电图异常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汤文郁;刘哲;马轩;潘建萍;

    目的 探究癫痫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神经生长因子(NGF)、脑电图异常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5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内八科诊治的癫痫患者316例作为病例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并分为非认知障碍(NCDs)亚组141例和认知障碍(CDs)亚组17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etrin-1、NGF水平,应用脑电图仪检查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Netrin-1、NGF水平、脑电图检测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etrin-1、NGF水平及脑电图异常预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不良的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Netrin-1水平升高,血清NGF水平降低(t=34.511/<0.001, 11.727/<0.001)。健康对照组未出现脑电图异常,病例组患者出现脑电图异常285例(90.19%)。血清Netrin-1水平随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的加重依次升高,血清NGF水平依次降低(F=113.23/<0.001,31.290/<0.001)。CDs亚组血清Netrin-1水平高于NCDs亚组,血清NGF水平低于NCDs亚组(t=12.594/<0.001,5.584/<0.001)。CDs亚组MoCA评分总分低于NCDs亚组(t/P=26.572/<0.001)。MoCA评分与癫痫患者血清Netrin-1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NGF水平呈正相关,与癫痫发作患者脑电图异常情况呈负相关(r=-0.452、0.497、-0.507、P均<0.01)。血清Netrin-1、NGF水平、脑电图异常及三者联合预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不良的AUC分别为0.846、0.728、0.552、0.908,三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3.988/<0.001,6.929/<0.001,16.109/<0.001)。结论 CDs癫痫患者血清Netrin-1水平异常升高,NGF水平异常降低,且癫痫患者的MoCA评分与血清Netrin-1、NGF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程度密切相关。血清Netrin-1、NGF水平及脑电图异常三者联合预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能较高。

    2025年04期 v.24 445-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血清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的表达水平在帕金森病患者严重程度及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李金燕;朱可;樊新红;李建瑞;李艳艳;刘晨阳;

    目的 探讨血清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和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兵器工业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Hoehn-Yahr(H-Y)分级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早期亚组(1~2.5级)46例和中晚期亚组(3~5级)74例,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1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lncRNA TUG1和lncRNA MALAT1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两者与P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严重程度PD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血清lncRNA TUG1和lncRNA MALAT1对PD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lncRNA TUG1和lncRNA MALAT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15.668/<0.001,60.822/<0.001),且中晚期亚组水平高于早期亚组(t/P=6.670/<0.001,17.793/<0.001),两者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_s/P=0.608/<0.001、0.712/<0.001);中晚期亚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帕金森病综合量表评分(UPDRS)均高于早期亚组(t/P=5.116/<0.001、25.014/<0.001);MMSE评分高、UPDRS评分高、lncRNA TUG1高、lncRNAMALAT1高为影响PD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364(1.125~1.655)、1.812(1.472~2.311)、4.543(1.322~7.890)、5.318(1.773~9.034)]。血清lncRNA TUG1、lncRNA MALAT1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46、0.894,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优于其单项检测(Z/P=2.065/0.037,3.028/0.026)。结论 血清lncRNA TUG1和lncRNA MALAT1水平与PD发病及病情进展关系密切,检测两种指标水平对于预测PD早期发病和病情发展意义重大。

    2025年04期 v.24 450-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RAR、NLR、PLR对VV-ECMO支持下重度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李宜恒;宋豆豆;王文涛;闫绿茵;祁绍艳;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接受VV-ECMO治疗的ARDS患者161例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开始接受VV-ECMO治疗的时间为研究起点,根据治疗28 d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9例和死亡组112例。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RAR、NLR、PLR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AR、NLR、PLR对接受VV-ECMO治疗的ARDS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RAR、NLR、PLR水平重度ARDS患者28 d累积生存情况。结果 死亡组RAR、NLR、PLR高于生存组(t/P=6.802/<0.001,4.847/<0.001,2.936/<0.001);接受VV-ECMO治疗的ARDS患者RA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P=0.175/0.027,0.250/0.001),P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负相关(r/P=-0.190/0.016,-0.397/<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APACHEⅡ评分高、SOFA评分高、RAR高、NLR高是接受VV-ECMO治疗的ARD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55(1.001~1.111),1.235(1.029~1.482),1.284(1.022~1.614),3.135(1.163~8.448),1.059(1.002~1.120)],ICU入住时间长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758(0.664~0.866)];RAR、NLR、PLR及三者联合预测接受VV-ECMO治疗的ARDS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716、0.584、0.848,三者联合预测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P=2.581/0.010,3.947/<0.001,5.487/<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RAR≥0.49者28 d累计生存率低于RAR<0.49者(8.33%vs. 48.31%,χ~2/P=30.050/<0.001);NLR≥24.64者28 d累计生存率低于NLR<24.64者(10.61%vs. 44.21%,χ~2/P=20.772/<0.001);PLR≥401.31者28 d累计生存率低于PLR<401.31者(12.50%vs. 36.36%,χ~2/P=8.086/0.004)。结论 RAR、NLR、PLR对VV-ECMO支持下ARDS患者的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者联合诊断预测价值更高。

    2025年04期 v.24 456-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SOX2、SIRT1、sIL-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

    孙昊月;金艳华;王欢;张艳宁;付晗;

    目的 探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收治的IMN患者316例为IMN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86例,预后良好亚组230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1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OX2、SIRT1、sIL-2R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X2、SIRT1、sIL-2R检测对IMN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MN组SOX2、sIL-2R水平升高,SIRT1水平降低(t/P=34.115/<0.001、28.962/<0.001、13.579/<0.001);SOX2、sIL-2R水平比较,临床分期三期>二期>一期,SIRT1水平比较,三期<二期<一期(F/P=8.309/<0.001、10.222/<0.001、4.214/0.016);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血肌酐、肾小球硬化比例、SOX2、sIL-2R水平显著升高,SIRT1水平显著降低(t/P=12.024/<0.001、12.877/<0.001、8.522/<0.001、7.147/<0.001、6.599/<0.001);血清SOX2、SIRT1、sIL-2R及三者联合预测IMN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53、0.733、0.768、0.863,三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的AUC(Z/P=3.904/<0.001、2.652/0.008、4.770/<0.001);血肌酐高、肾小球硬化、SOX2高、sIL-2R高是IM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254(1.346~3.774)、3.474(1.877~6.429)、2.362(1.441~3.871)、1.854(1.371~2.507)],SIRT1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98(0.567~0.859)]。结论 IMN患者血清SOX2、sIL-2R水平显著升高,SIRT1水平显著降低,且三者与临床分期、预后具有密切联系。

    2025年04期 v.24 463-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miR-10a、miR-21水平及预后价值

    钱睿;黄文辉;李莹屏;卢守燕;董丽婷;贾京京;薛嵘;

    目的 探究终末期肾脏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微小RNA-10a(miR-10a)、miR-2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15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医院首次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钙、血磷,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10a、miR-21表达水平;统计研究组患者随访1年后的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0a、miR-21表达水平对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miR-10a、miR-21表达及SCr水平升高(t/P=7.349/<0.001、8.391/<0.001、18.059/<0.001),eGFR水平降低(t/P=28.867/<0.001);与生存亚组比较,死亡亚组BUN、miR-10a和miR-21表达水平升高,Hb、eGFR水平降低(t/P=5.342/<0.001、8.703/<0.001、8.273/<0.001、2.324/0.022、2.760/0.007);miR-10a、miR-21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72、0.826、0.94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635/0.030、3.294/0.014);eGFR低、血清miR-10a表达水平高、miR-21表达水平高均为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1.409(1.100~1.804)、1.364(1.078~1.726)、1.395(1.164~1.671)]。结论 ESRD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miR-10a、miR-21水平显著上调,且是ESRD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ESRD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24 468-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梁碧娟;苏建培;顾俊;王志敏;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依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7月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老年患者200例,根据肌少症发生情况分为肌少症组60例和非肌少症组14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中rms程序包构建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区分度及临床价值。结果 与非肌少症组比较,肌少症组年龄≥75岁比例高、体质量指数(BMI)低、骨质疏松比例高、糖尿病比例高、白蛋白(Alb)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15.629、7.095、14.618、15.126、7.968、7.65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有骨质疏松、有糖尿病、TG/HDL-C高是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167(1.140~8.799)、2.978(1.088~8.153)、11.759(2.723~50.781)、3.271(1.218~4.584)],BMI高、Alb高是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91(0.570~0.838)、0.737(0.642~0.845)];列线图预测模型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7.039,P=0.532,校准曲线斜率趋近于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95%CI 0.919~0.975),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区分度良好,在0.05~0.95高风险阈值范围内有较高的净收益,决策曲线在All线和None线上方,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较高。结论 年龄≥75岁、有骨质疏松、有糖尿病、高水平TG/HDL-C、低水平BMI、低水平Alb是老年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肌少症发生。

    2025年04期 v.24 473-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结直肠癌患者周围神经/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李漫漫;杨桃;陈江;曾炼;罗字呈;肖天保;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周围神经/脉管浸润(PNI/LV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确诊为CRC并行根治术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10)和验证集(n=90)。根据是否存在PNI/LVI将训练集患者分别纳入阳性组(n=80)和阴性组(n=130)。比较训练集、验证集及阳性组、阴性组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C患者PNI/LV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检验,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训练集、验证集临床资料比较,除家族史外(P<0.05),其他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T分期T3~4、N分期N1~2、溃疡型、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癌结节比例高于阴性组(χ~2/P=17.037/<0.001、33.094/<0.001、—/0.006、18.674/<0.001、51.822/<0.001、47.223/<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T3~4、淋巴结转移、癌结节为CRC患者发生PNI/LVI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7.158(1.474~34.756)、8.464(2.657~26.963)、4.617(2.042~10.440)]。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CI=0.800~0.885),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653(95%CI=0.535~0.771)。模型的校准曲线提示模型在训练集(P=0.748)和验证集(P=0.132)的理想值和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提示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可使患者获得较大的临床收益。结论 分期为T3~4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是CRC患者PNI/LVI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开发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及实用性。

    2025年04期 v.24 479-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论著·基础

  • CGRP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七氟醚诱导新生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

    李兔平;韩毅;孙韬;雷易;刘臻;贾丽玲;张林忠;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七氟醚诱导的新生大鼠神经毒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研究室进行实验。构建七氟醚诱导的新生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CGRP组、CGRP+LY294002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对照组(Control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氧化应激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脑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神经元排列紊乱,数量减少,核固缩深染;大鼠逃逸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丙二醛(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重组人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表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Bcl-2、p62、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降低(P<0.01或P<0.05)。与Model组比较,CGRP组脑组织结构相对正常,神经元排列相对整齐,少量神经元凋亡,核固缩现象明显减轻;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ax、Beclin1表达降低,SOD、GSH-px水平及Bcl-2、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升高(P<0.01或P<0.05)。与CGRP组比较,CGRP+LY294002组脑组织破坏严重,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逃逸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ax、Beclin1表达升高,SOD、GSH-px水平及Bcl-2、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CGRP可减轻七氟醚诱导新生大鼠神经毒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2025年04期 v.24 485-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罕少见病例

综述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黄虎;秦秋玲;张先明;李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肺部疾病,在COPD引起的多种肺外效应中,膈肌功能障碍尤为突出。膈肌作为主要的呼吸肌,其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通气效率,是导致COPD逐渐加重及呼吸衰竭的关键病理机制之一,并与疾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尽管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此病理状态的深入研究以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COPD相关膈肌功能障碍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尚缺乏统一且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文章就COPD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5年04期 v.24 494-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色氨酸羟化酶1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贾双珍;吴捷;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种与代谢功能紊乱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多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等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色氨酸羟化酶1(TPH1)属于羟化酶类,参与色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步骤,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TPH1及其合成的5-羟色胺(5-HT)与MAFLD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TPH1合成5-HT,可抑制线粒体自噬,诱导肝脏脂质聚集、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增加,从而推动MAFLD进展。因此,抑制TPH1可能成为MAFLD潜在的治疗靶点。文章对TPH1在MAFL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其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并探讨TPH1抑制剂在MAFLD中的治疗前景,以期开发和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2025年04期 v.24 499-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乳腺癌骨转移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孙展已;滕旭;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乳腺癌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完全治愈依然十分困难,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骨痛症状,降低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文章针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乳腺癌骨转移主流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重点介绍骨靶向药物、靶向药物递送系统(DDS)和人工智能药物研究的最新临床进展。

    2025年04期 v.24 503-507+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维泊妥珠单抗联合用药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肖羽;黄韵红;

    维泊妥珠单抗(Pola)是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于2023年1月在我国获批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泼尼松(Pola-R-CHP)方案用于未经治疗的成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基于Pola的细胞毒性作用和在信号转导通路方面的病理机制,近年来针对Pola的联合用药展开了多项研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复发性或难治性DLBCL患者中,为更进一步的亚组(如老年、双/三表达)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对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5年04期 v.24 508-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