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于红岩;张春阳;张贝;郑骄阳;曲卫;邹俊杰;刘志民;

    目的研究通心络和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皮质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60mg/kg)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C)、DM组(DMC)、DM+ALA组(ALA组)、DM+通心络组(通心络组)。ALA组和通心络组每天给予ALA100mg/kg或通心络超微粉1g/kg灌胃,NC组和DMC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灌胃。干预4周后,测肾质量/体质量(KW/BW)和24h尿蛋白(24hUP),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DMC大鼠24hUP、KW/BW、MDA含量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相比,ALA组和通心络组24hUP、KW/BW和MD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组TSOD、GSH-Px和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及ALA组相比,通心络组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OD、GSH-Px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和ALA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减低早期DM大鼠肾脏损害。

    2009年02期 v.8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快眼动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COR和ACTH的影响

    刘海静;何新芳;陈兴华;

    目的通过观察抑郁模型大鼠剥夺快速动眼相睡眠后的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变化,探讨睡眠剥夺的抗抑郁机制。方法30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睡眠剥夺组,每组10只。后2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大鼠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又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进行72h快眼动睡眠剥夺,比较各组大鼠自主活动及血清COR和ACTH含量的变化。结果抑郁模型组大鼠血清COR和ACTH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而睡眠剥夺组大鼠较抑郁模型组血清中COR和ACTH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而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眼动睡眠剥夺可逆转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抗抑郁作用与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HPA轴)的调整相关。

    2009年02期 v.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β淀粉样肽+缺氧缺糖所致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邹良玉;褚晓凡;李刚;饶宜光;付学军;卢艺;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活性在β淀粉样肽(Aβ)+缺氧缺糖(OGD)所致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神经母细胞瘤株,以OGD、伴或不伴Aβ(5μmol/L)处理,以MTT检测SHSY5Y细胞活性,Westernblot方法检测p38MAPK活性,fluo-3/AM的荧光强度检测SHSY5Y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Aβ、OGD+Aβ组SHSY5Y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63±4)%、(68±7)%、(56±1)%,(P<0.05或P<0.01);p38MAPK活性在OGD、Aβ、OGD+Aβ组显著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21±3)%、(132±4)%、(165±5)%,(P<0.05或P<0.01);fluo-3/AM的荧光强度在OGD、Aβ、OGD+Aβ组显著升高,分别为照组的(169±4)%、(176±4)%、(220±7)%,(P<0.05或P<0.01)。结论与OGD、Aβ比较,OGD+Aβ对SHSY5Y细胞具有更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OGD+Aβ通过激活p38MAPK,进而促进细胞内钙超载,最终导致SHSY5Y细胞死亡。

    2009年02期 v.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抑癌基因PTEN与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魏永志;周琰;陈瑞敏;池云芳;张英;张冬会;王青;高彩霞;曾繁文;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10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CINII、CINIII)、46例宫颈癌等不同组织中PTEN与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中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表达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和hMS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的指标之一。

    2009年02期 v.8 74-7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检测腺苷急性血管扩张试验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何小梅;赵丽娜;戚国庆;张会军;王军;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腺苷急性血管扩张试验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68例,肘静脉注射腺苷75μg.kg-1.min-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血管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比值、肺动脉/主动脉收缩压比值、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注射5min后,与用药前比较,肺血管阻力下降>30%和肺动脉平均压下降>10%为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结果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比值、肺动脉/主动脉收缩压比值用药后较用药前均明显下降(P<0.05),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明显增加(P<0.05),体循环阻力下降不明显(P>0.05),其中39例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者,通过临床药物降压治疗有效后成功手术;29例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阴性者继续降压治疗无效并非手术适应证而行保守和对症治疗。结论腺苷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是急性血管扩张试验中较好的药物。

    2009年02期 v.8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CR检测在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诊断价值

    路西林;薛会敏;赵朝贤;杨建峰;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源于医学条件致病性真菌18srRNA基因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为通用引物,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36例标本进行PCR检测,并与培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在400bp处出现DNA扩增带者为阳性。36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8.3%,而经PCR扩增阳性率为86.1%,PCR扩增准确性为72.2%,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33.3%。结论真菌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溃疡速度快、阳性率高,有助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快速诊断。

    2009年02期 v.8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白细胞计数与梗死面积的相关研究

    刘力松;华琦;刘志;万云高;刘东霞;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白细胞(WBC)计数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078例急性STEMI患者,于胸痛发作<12h采血并采集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患者入院WBC计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肌酸激酶(CK)峰值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与WBC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1;r=0.276,P<0.01);CK和CK-MB的入院基础值也与WBC计数呈正相关性(r=0.132,P<0.01;r=0.077,P<0.05)。另外,入院WBC计数与患者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178,P<0.01)。结论急性STEMI患者入院WBC计数升高可能主要与梗死面积有关;未来应用WBC计数作为危险分层时,需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2009年02期 v.8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探讨

    涂庆玲;王建文;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wd)与心房纤颤(AF)的关系。方法81例AF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的AF患者36例为A组,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AF患者45例为B组,测量其体表心电图的Pwd、P波最大时限(Pmax)并与45例健康对照组(C组)对比分析。以Pmax≥110ms和Pwd≥40ms为阳性标准,评估Pmax、Pwd和Pmax+Pwd对AF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Pmax、Pw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max≥110ms时,预测AF的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84.5%,阳性预测值为82.7%;Pwd≥40ms时,预测AF的敏感性为88.4%,特异性为89.7%,阳性预测值为85.9%:2个指标结合时预测AF的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91.5%,阳性预测值为90.2%。结论体表心电图Pwd是预测房颤的有效指标,而当Pmax与Pwd相结合时预测房颤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更高。

    2009年02期 v.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青年高血压病76例临床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辉;李晓华;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76例青年高血压病患者(18~39岁)的临床检查及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有以下临床特点:(1)35~39年龄段最多,为61.8%;(2)单纯舒张压高者最多,为51.3%;(3)无临床症状者为17.1%;(4)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65.8%,其中TG异常(52.6%)远高于TC异常(28.9%);(5)血尿酸异常者为32.8%;(6)BMI异常(超重、肥胖)为57.9%;(7)心血管病家族史者(55.3%),饮酒者43.4%,吸烟者38.2%;(8)平时少运动、多久坐的比例高达84.2%;(9)有不良精神因素的比例高达68.5%。结论不良生活方式(饮酒、吸烟、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对青年人的危害极大,是青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2009年02期 v.8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罕少见病例

作者·编者·读者

临床研究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的疗效评价

    贾连旺;杜永远;张金良;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患者分为2组,参松养心组40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同时2组均服用硝酸异山梨醇酯、阿司匹林、普伐他汀钠,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缺血相关指标及室性早搏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8周后,动态心电图示ST段压低伴有症状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及其持续时间,2组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参松养心组疗效更显著(P<0.05)。同时,参松养心组治疗后,伴随的室性早搏亦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室性早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参松养心胶囊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2009年02期 v.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P波离散度和最大时限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预测价值

    刘红源;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和P波最大时限(Pmax)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方法,测定150例PAF患者非AF发作时的Pd和Pmax,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上述指标对PAF发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PAF组的Pd和Pmax分别为(47±8)ms和(126±12)ms,明显大于对照组(27±9)ms和(105±10)ms(P<0.01);以Pd≥40ms及Pmax≥110ms作为阳性标准两者预测PAF的敏感性为87.3%、84.0%,特异性85.5%、72.7%,阳性预测值94.2%、89.4%。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8.7%、90.9%和95.9%。结论Pd和Pmax值可用作预测PAF的心电图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2009年02期 v.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颅脑损伤后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

    陆健;张伟光;黄国洲;利文倩;丁帅;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B组,测定并比较其血清AST、CK、CK-MB、LDH;同时将A组按GCS评分分为A1组(GCS9~15分)、A2组(GCS6~8分)和A3组(GCS3~5分)3个亚组,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A组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A组组间比较:A3组与A1组血清心肌酶差异显著(P<0.05或0.01);A3组与A2组比较: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MB、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A1组比较,CK-MB、C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其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损伤越严重心肌酶越高,早期检查血清心肌酶可作为伤情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2009年02期 v.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疗效比较

    王晓君;徐志平;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片与硝苯地平片分别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重度高血压80例随机、单盲分为卡托普利(C)组和硝苯地平(D)组,在血压、心率监测下,C组含服卡托普利片25mg,D组含服硝苯地平片10mg,并随病情调整用量,观察治疗24h后2组疗效。结果C组:显效率95.0%,有效率5.0%,总有效率为100.0%。D组:显效率62.5%,有效率32.5%,总有效率95.0%。2组治疗24h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但D组治疗后心率增快(P<0.05),且出现低血压1例,C组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舌下含服降压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起效较快,疗效满意,但前者较后者更有效、安全,因而更适用于在基层医院就诊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2009年02期 v.8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冯彦敏;李新萍;曹月香;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银杏叶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川芎嗪注射液组(对照组)各50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变化,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2009年02期 v.8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康红英;张轶杰;陈蛟;周利国;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剂(怡诺思)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住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怡诺思和氯丙咪嗪治疗,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怡诺思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怡诺思治疗老年抑郁症是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较少。

    2009年02期 v.8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健脾益气、养阴清热法辅治2型糖尿病58例临床观察

    高允珊;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患者均保持原有糖尿病饮食、运动、生活规律及降糖药物。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养阴清热中药,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脾益气、养阴清热法,能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糖尿病有效方剂。

    2009年02期 v.8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属硫蛋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高社全;霍韶军;董海燕;张振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同病理分级及其初发、复发癌与金属硫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膀胱癌标本及9例正常黏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金属硫蛋白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金属硫蛋白在膀胱癌G1、G2与G3级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1.3%、85.1%和92.9%,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与正常对照组(1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发和复发膀胱癌中的金属硫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87.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硫蛋白可作为膀胱癌复发及高度恶性的一个潜在指标。

    2009年02期 v.8 102-10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视功能指数(VF-14)量表的修订及其信度效度检验

    刘晓玲;谷岩;刘彦才;缪爱红;梁仲琪;

    目的评价视功能指数(VF-14)量表用于白内障患者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面访的形式调查门诊和入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37例,用重测信度、Cronbach’α系数、结构效度等对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各条目重复测量的ICC值在0.7896~0.9123,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137;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7827。表明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良好。量表的判别效度良好。结论VF-14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009年02期 v.8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经验

短篇报道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