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02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育平;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QT间期(QTc)、T波(Tc)、ST段(STc)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32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体表心电图Pd、QTc、Tc、ST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评分(5.8±2.4)与治疗前(9.1±3.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Pd(34±15)ms与治疗前(40±10)ms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QTc(419±32)ms与治疗前(431±35)ms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Tc、T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同时缩短了Pd、QTc,减轻房室肌复极离散。
2007年02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02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绍欣;董平栓;李转珍;杨喜山;汪砚雨;李志娟;闫鹏;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以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以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d。观察2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有下降趋势,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2007年02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02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立平;张林潮;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治疗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12周后对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Dd)和6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LVEF、6min步行距离均有所增加,LVDd有所减小,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1);2组比较,治疗组患者LVEF、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LVDd明显缩小,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2007年02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丁旭东;张贵斌;叶琳;肖红琼;罗韵文;黄本友;梅元武;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和42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进行颈部超声、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和程度,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显著相关(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动脉硬化狭窄发生率和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密切相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2007年02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淮阳;吕福宽;卫国;张君;2007年02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千;洪雁;方芳;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100例脑卒中患者中7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为6.82%(75/11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40/75),晚期发生率为46.67%(35/75),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4.0%(48/75),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2.10%)与皮质下(2.98%)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质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2007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军民;陶熙民;徐国强;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亚低温及机械通气治疗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伤后24h内分成常温组(34例)、亚低温组(42例)、亚低温结合机械通气组(64例)进行治疗。伤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GO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常温组死亡16例(47.5%),亚低温组死亡14例(33.3%),亚低温+机械通气组死亡19例(29.7%),3组间较好疗效依次为:亚低温+机械通气组、亚低温组、常温组,P均<0.05;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疗效亦如此(P均<0.05)。结论采用亚低温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残死率。
2007年02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锁兰;刘方;2007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珏;杜倬婴;张培蕾;李明华;徐世定;
目的探讨脊椎放线菌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颈胸段脊椎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3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无明显感染证据。3例MRI均显示颈胸段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硬膜外软组织肿块伴脊髓压迫。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3例均为放线菌感染,其中2例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伴微脓肿形成,1例表现为硬膜外脓肿。术后随访,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脊椎放线菌感染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联合脓肿清除、椎管内减压术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对伴有脊髓压迫症的患者有效。
2007年02期 82-8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02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玲琳;沈世豪;应培珍;王孝妹;周青;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沙坦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氯沙坦组(A组):氯沙坦50mg,每日晨1次口服;氯沙坦联用通心络组(B组):氯沙坦50mg,每日晨1次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A组和B组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P<0.01),B组降压作用较A组显著(P<0.01);(2)尿蛋白排泄量:Alb(mg/24h)分别由106±10、107±10降至88±9、70±9(P<0.01);24h尿蛋白(g/L)分别由0.250±0.063、0.250±0.083降至0.213±0.043、0.170±0.025(P<0.01);2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B组较A组更具显著意义(P<0.01)。(3)BUN、Cr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2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氯沙坦联合通心络具有明显降血压、稳定血糖的作用;明显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
2007年02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谭红;常丽丽;高富贵;
目的观察大葱提取液抗胃癌作用的细胞周期特点。方法将大葱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MGC803后,采用电镜观察MGC803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GC803细胞DNA含量及周期分布,检测其分化与凋亡情况。结果(1)透射电镜下观察:大葱作用后的癌细胞细胞膜完整,出现分化和凋亡的形态学变化。(2)流式细胞仪检测:1.25%大葱提取液作用MGC803细胞24h、48h、72h、96h,凋亡率分别为0.6%、1.6%、6.1%、13.5%,二倍体比例分别为0%、0.3%、35.8%、93.9%;1.25%、2.5%、5.0%、10.0%大葱提取液作用24h,凋亡率分别为0.6%、4.1%、6.2%、24.9%,二倍体比例分别为0%、10.6%、34.7%、72.2%。低浓度组以诱导分化作用为主,高浓度组同时可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实验组细胞随大葱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异倍体细胞比例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DNA含量出现二倍体峰和亚二倍体峰~凋亡峰。大葱提取液抑制胃癌细胞可发生在G0/G1期、S期和G2/M期,无周期特异性。结论大葱提取液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生长增殖,既可诱导胃癌细胞分化,又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抗癌作用无周期特异性。
2007年02期 88-9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郭爱玲;王慧君;2007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国强;魏聪;贾振华;吴以岭;2007年02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瑞金;2007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玉华;朱桂玲;2007年02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金钟;王健;2007年02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云旗;潘莉;尹苏红;2007年02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北宜;2007年02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绍林;2007年02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艳华;温志立;李宾;邹敏芸;2007年02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宇;王效军;杨光;张颖;田媛;张蕊;吴再军;戴建新;李春明;李建瑞;2007年02期 103-10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富琦;张萃;张青;高丽;2007年02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舒敏;车宇光;2007年02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卫国;赵喆;蔡俊岭;石贵福;王合群;2007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春;朱继红;薛晓艳;邓咏梅;2007年02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鑫;2007年02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玉花;2007年02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莉;蒲改玉;2007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卫强;2007年02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建中;耿建祥;2007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明均;刘瑜;杨婷;杨华强;章正华;夏云金;万楚成;2007年02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尹兆青;王显能;2007年02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建波;鞠闫宏;2007年02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艳云;张正春;2007年02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韦柠琳;2007年02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玲;戴小婧;焦海燕;2007年02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